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谋求百姓幸福的最大公约数

2017-08-11 10:07  咸阳日报  字号:T|T

谋求百姓幸福的最大公约数咸阳聚力改善民生纪实

7月9日,渭河咸阳城区段北岸综合整治水面景观及滩面生态治理工程(咸阳湖二期)开园,一个集休闲娱乐、体育锻炼、文化熏陶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会客厅盛装亮相。市民或邀友赏景,或挽手品评,或合影留念,或徜徉其中

作为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长廊之一的咸阳湖二期工程,是咸阳落实省委、省政府普惠全省渭河沿岸广大群众要求的生态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咸阳市委、市政府向市民承诺的30件惠民实事之一。

近年来,该市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改革的各项利好,惠及千家万户;发展成果的红包,带给百姓更多的获得感;城市福祉的普惠,谋求市民幸福的最大公约数;追赶超越的步伐,描绘出美丽的民生画卷

做大惠民蛋糕,把民生账本做得厚实温情

民生要改善,财政当后盾。今年上半年,该市财政支出194.08亿元,增长19.1%。其中,民生支出166.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5.9%。

咸阳民生大格局如诗如画。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建设提速,奥体中心钢构合龙,渭河北岸滩区生态景观(咸阳湖二期)及渭滨湿地对市民开放,兴北绿林建成,地铁1号线三期、11号线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城两带(北塬新城、咸阳主城、渭河南城和五陵塬历史文化景观带、渭河生态景观带)的城市空间结构正在由蓝图变成现实。

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利好红包频频出现。该市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19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取消;随机抽查已占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和行政执法事项的50%;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广,市县镇村四级联网试点稳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已经建成;一照一码及两证整合登记制度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

咸阳全力抓好两个80%民生政策落实,每年投资100亿元为群众办好30件惠民便民实事,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用心用情用智扣牢民生安全带。

该市适时启动实施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新建、改扩建学校816所,6个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发展职业教育经验在全省推广;在这里两馆一站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全民健身工程覆盖了1700个行政村;作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咸阳卫生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2.9亿元,县及县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15%;新农合补助标准由300元提高到440元,21.2万城乡低保人员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24.2万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一项项惠民举措,一件件暖心实事,镌刻在百姓心里,乐在了百姓脸上

求解民生难题,把民生答卷做得精准满意

民生靶向,改革做矛。

为给贫困人口撑起一把健康保护伞,减少因病致贫,咸阳积极开展精准扶贫脱贫微改革,针对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建立起贫困人口用药绿色通道,探索实行镇开处方、县级采购、统一报销机制。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动脉,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道路更是咸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张新名片。城西快速路高架桥、东风路快速路高架桥、秦皇路快速路高架桥和纺织路快速路高架桥等城区三纵一横项目紧张实施,一条条改造、开工新建的道路,将疏通路网微循环。值得一提的是,秦都高铁枢纽换乘中心、咸阳湖地下停车场、城区扩绿增绿工程、渭河生态治理二期工程等也拉开架势。

运用融资租赁形式,咸阳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淘汰老旧车辆。今年已投放200辆新能源公交车,9月底前将再投放200辆,并于10月建成首条集公交、停车场为一体的智慧交通示范线路。

民有所居,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近年来,该市投资209亿元开工建设15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目前,已竣工61089套,入住49946套,让普通百姓居有其屋,居有所乐。

秉承布局合理、设计新颖、图案美观、色调协调的理念,咸阳全力推进城市亮化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新华大厦、国贸大酒店、中宏广场等60余栋楼宇的亮化工程。

描绘民生风景,把民生画卷做得和谐壮美

近年来,咸阳按照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要求,从健全体制机制入手,织就完善社会保障网络,让广大市民真切感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和党的政策温暖。

完善就业保障。公益性岗位全部实行实名制管理。市县两级全部建立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在健全工资保证金、应急周转金的同时,明确了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农民工工资负总责制度。

完善养老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无缝衔接。社会养老机构日趋完善。

完善教育保障。城乡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大学区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全面建立。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

完善医疗保障。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启动,22种大病住院费用统一先执行新农合政策。实现跨省异地医保即时结算,异地患者再不用垫资跑路。

完善急难救助。设立了身份不明或缴费不足人员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开展救急难制度试点。首批建成30个农村公益性公墓。

今年上半年,咸阳完成民生投资67亿元,30件惠民便民实事顺利推进

惠风化雨,润物无声。大秦故都用她的厚度、深度和温度,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份厚重的民生答卷,不仅度量着咸阳民生的温情赋予,更为这片土地增添着安适和幸福。本报记者 张丹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铜川市借力高校科研院所促转型发展

    2017-08-11 08:22阅读

    眉县 :第一书记激活企业发展动力

    2017-08-10 18:19阅读

    2017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 渭南文旅公司积极推介渭南旅游

    2017-08-10 10:59阅读

    莲湖区教育局召开治理“四乱” 规范办学行为专题工作会议

    2017-08-09 17:01阅读

    低于市价售卖食用油 岚皋蜀黍查获1300斤

    2017-08-09 10:03阅读

    “红花大蒜”“蒜”出脱贫新路子

    2017-08-08 12:36阅读

    宝鸡全力备战省运会——访省运会资格赛宝鸡市参赛单位专业人士

    2017-08-07 18:3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