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富平:党旗高扬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2017-08-11 10:13  渭南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王能力通讯员王腊梅聂芳芳

“司书记当初找我,说种葡萄能挣钱,我心里没底,不愿种。司书记就让我参观他的园子,给我算经济账。在司书记的帮扶下,我先尝试地种了3亩,说实话,谁也没想到,真的就尝到葡萄‘甜’了。如今,我的葡萄园发展到了6亩,每亩收入万元。”富平县到贤镇纪贤村贫困户张满良感慨道,他从没见过群众对党员干部会产生这么高的信赖,现在贫困户都在村干部的帮扶下,积极发展葡萄种植,脱贫信心高涨。

张满良所说的司书记是到贤镇纪贤村党总支书记司龙昌,也是村上最早种植葡萄的,他带头发展葡萄100亩,研究种植技术,为贫困户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在他的鼓励和扶持下,村上已有8名党员和2户贫困户发展葡萄产业,每亩收入8000多元。纪贤村的变化,只是富平县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牵引,全面激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创新“党建+脱贫”模式的一个生动实践。

一个支部一面旗

——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到哪里,让“火车头”带动脱贫火车走。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这句话在富平县刘集镇十字村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刘集镇十字村不等不靠,在村支部书记俱智荣的带领下,发展传统养殖业的同时,采取“众筹”模式,他自己拿出6万元、群众自愿众筹资金4万元,建起了刘集镇十字村扶贫养殖场。通过订单认购养殖,利润再分配的模式,走出了自己“众筹”特色脱贫路。

“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顾家两不误。”富平县刘集镇十字村贫困户张六五说,他家里有3口人,因要赡养年迈的老母亲和供孩子上学,不敢出远门打工,以前只能在家靠种地维持生活。“自从俱书记在村里办了养殖场后,我就在养殖场里打工,一天能挣100多元。”

十字村共有贫困户24户,张六五就是其中之一,像这样无法外出打工的贫困户十字村共有9名,现在他们都在村上的养殖场上班,一年下来,能挣4000元,和之前相比,收入得到了保障。今年刚脱贫的荆润红在专业技术员的指导下,将蛋鸭养殖扩大到了3000余只,每天收入可达200元。(下转第二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最后170米拆迁接近尾声 10月底西市南路全面贯通

    2017-08-11 15:07阅读

    跑出加速度 干出好成绩 高新区党工委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

    2017-08-10 18:31阅读

    2017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 渭南文旅公司积极推介渭南旅游

    2017-08-10 10:59阅读

    旬阳:关口派出所撑起民爆安全“保护伞”

    2017-08-09 18:05阅读

    商南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2017-08-09 10:10阅读

    “红花大蒜”“蒜”出脱贫新路子

    2017-08-08 12:36阅读

    安东在宝鸡市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强:细化帮扶措施 确保稳定脱贫

    2017-08-07 18:3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