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输血”变“造血”身残志坚闯出产业脱贫致富路

2017-08-29 10:11  安康日报  字号:T|T

(通讯员 俞明喆 吴阳)按这几个月母猪的长势来看,今年我养的这十五头母猪大概能下100多个猪仔,有了这个产业,我就能早日还清外债、改善生活水平,也不再让国家操心了。在汉阴县汉阳镇大坝村的贫困户吴兆敏的猪场内,他一边给猪喂饲料,一边诉说着今年的期望。

一心产业致富,但母亲的病让他负债累累

提及吴兆敏,几位邻近的村民均露出钦佩神情,在他们看来,这位只能靠双拐走路的残疾人,用自己的勤劳双手靠发展产业挑起家庭重担,实属不易。

34岁的吴兆敏是大坝村二组人,从小患小儿麻痹导致下肢重度残疾,父亲又在本村的石炭矿垮塌中遇难,母亲仅靠卖豆芽、豆腐来维持家庭开支、抚养3个孩子上学。

面对困难的家庭,作为长子的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勇敢站了出来。2003年从卫校毕业后他在本村开起了个体药店并开始尝试发展养鸡,到2009年时,养殖的蛋鸡、肉鸡总规模已达6000只,几年的创业打拼,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脱贫致富的曙光似乎就在眼前触手可及。然而,上天并没有眷顾他,2010年,正值鸡场养殖高峰期,需大量资金周转,母亲却不幸被查出患上鼻咽癌,为给母亲看病,吴兆敏四处借钱,在给母亲进行一年多的化疗期间,欠下了十余万元外债,鸡场在无资金周转的情况下陷入困境,苦撑了一年处境并没有好转,只能无奈放弃,此时鸡场亏损已达十九万元。可是再困难生活也还得继续

纳入贫困户,精准帮扶为他量身制订脱贫计划

2015年,看到省市县出台的各项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吴兆敏找到村委会,递交了申请,通过小组会、村民大会评议讨论和村镇两榜公示,吴兆敏成为了大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工作队、镇村和帮扶责任人多次来到吴兆敏家中,摸清家庭情况,积极帮他想办法、出点子。

老吴,你现在养鸡饲料不好供应,家里劳力有限,喂包谷蛋下得稀肉也长得慢,现在猪价不错,你的鸡舍改猪舍也容易,咋不考虑一下喂猪哩,现在扶贫政策这么好,大家都帮你想办法,汉阳镇镇长李小平对他说道。

在镇村干部的动员下,为吴兆敏量身制订了生猪养殖产业脱贫计划,也让他心底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勤劳实干不等靠,闯出产业脱贫致富路

要发展,资金成了首要问题,考虑到吴兆敏因病致的实际情况,2016年,镇上帮助他协调了8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并与20户贫困户签订养殖协议,共同养殖100头生猪,年底对销售生猪产生的收益共同进行分红。

万事开头难,第一次搞生猪养殖,因为自己腿脚不便,他买了个小三轮车来拉饲料;为学好生猪养殖技术,他经常骑着车奔波于本地养殖大户和猪场之间,多方虚心请教。经过不断努力,猪场的生产运转日趋稳定,在2016年市场猪价波动的不利条件下,依然取得了6万余元收益。

但他并未就此止步不前,今年初,他吸取去年养殖经验,及时转换产业发展思路,在猪场引进了15头能繁母猪,将发展重点从出售生猪变为出售猪仔。在母猪生产期内,他每天忙碌于自己的猪场,日夜兼顾,现已成功繁殖猪仔50余头,他也成为本地小有名气的养殖大户。今年8月,借金融扶贫的东风,他又从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贷了一万元互助款,计划今年再发展一万袋黑木耳,力争通过勤劳双手搞产业,彻底甩掉穷帽子。

脱贫路上,只要不等不靠不要,自己苦干实干,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只要付出努力,残疾人一样能和正常人进行竞争,自强不息,最终会战胜命运。吴兆敏信心满满的说道。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潼关法院以政法会议为指导努力提升“两率一度”

    2017-08-29 08:39阅读

    市派单位联村包抓帮扶工作推进现场会在平利召开

    2017-08-28 18:03阅读

    “共建丝茶之路,同品安康硒茶”暨平利推介走进新疆

    2017-08-28 10:01阅读

    西安将拆除城中村违建 党员干部若有违建应先拆

    2017-08-26 10:14阅读

    陆治原在临渭区暗访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 脱贫攻坚信心要足措施要准效果要好

    2017-08-25 10:32阅读

    西安24小时书店复兴 读者虽愿付费但行业还需扶持

    2017-08-24 17:50阅读

    宜君县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2017-08-24 08:0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