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两河镇:山里老黄搬进新家 农村生活日新月异
(通讯员 蔡勋 王拓)没有谁比老黄更熟悉高原村五组的土地,一草一木,一枯一荣,一切就像一本书,摆在眼前,只管去翻罢了。生于斯,长于斯,百年之后,魂归于斯。五十知天命,老黄坚信他的智慧。
搬家是不会搬的,这辈子都不会搬得。坐在黑漆漆的屋子里,老黄并没有给脱贫干部好脸色,来劝说搬进钥匙房的高原村党支部书记全格荣一行人悻悻而归,天色已经灰暗,湿滑的路面已看不清楚早晨他们踩下的脚印。
高原村有观音沟、三元沟、小火地沟,老黄就住在三元沟。年轻人都搬走了,只剩下老人,一半是眷恋,一半是无能为力,遇到刮风下雨,村干部就直奔过来查看情况,除了搬出去,没有更好的办法。
老黄也曾想搬出去,年青的时候出门闯荡过,世界远不止这一沟的花鸟草虫,但微薄的收入,尴尬的家底让他不得不把梦想像咽唾沫一样吞进肚子里,年轻时的不甘总会在老年变成偏执,做不到的就变成不想做。而且,老黄不相信天上会掉下一栋镇里的新房给他。老黄媳妇偷偷告诉全格荣,他就是固执。
老黄一生最佩服的是自家的牛,任劳任怨,日耕不辍为他劳作,每一鞭子抽下去都会默念一声道歉。2016年到2017年,老黄有了第二样佩服的东西,虽然态度依然强硬,但仍止不住对全格荣一行脱贫干部竖起大拇指。天天来我家帮忙,你们图啥?
2017年5月,干旱的夏季,老黄生了一场重病,来回奔波于医院,婆娑世界骤然缩小只剩煞白的医院墙壁和迷迷糊糊的光影,闭着眼就能走的山路也变得凶险陌生,曾经养育自己的这一条沟冰冰凉凉。
第三次从家里往医院跑的时候,全格荣帮忙叫来了一辆车,汽车行驶在刚刚建成的宁两二级路,平稳的像躺在床上。路过箩墙湾,全格荣指了指安置点让老黄看,十几栋楼房错落有致,雪白的墙壁,明亮的玻璃窗户,从这里步行到医院只需要十分钟。老黄裹了裹衣服,倒在椅背上若有所思。
搬就搬吧,可是过去了我又怎么活?老黄对全格荣说,全无当年的傲气。
你放心,既要让你搬得走,还要让你住的下,能致富,根据你们夫妻俩的情况,低保救助继续享受,还有镇中心医院签约多对一配套的健康医疗服务,2018年箩墙湾安置点开办社区工厂,做点工,够你们生活了。全格荣当着老黄的面拍了胸脯。
9月29日,与老黄夫妻俩一起,箩墙湾安置点交钥匙房户集体入住,320多个贫困户不花一分钱住进了集镇宽敞明亮的楼房。
本以为小窝棚过一辈子就算了,没想到这么大年龄还有新房住,共产党的政策好,这恩情几辈子都还不清。老黄拉着全格荣的手说。周围许多贫困户的经历多少与老黄相同,此时此刻,也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