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百年剧社齐登台 秦声秦韵唱响京华
虽然进京演出归来已经好几天了,但西安秦腔剧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雍涛收到的赞誉和期盼大秦之声更好唱响的电话及信息,仍是一个接着一个。在雍涛看来,诚挚的话语、炽热的文字,是对易俗社和三意社两家百年秦腔剧社传承发展的认可,更是对近年来戏曲艺术、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复兴的礼赞。
8月19日至8月25日,西安秦腔剧院首度齐集易俗社、三意社两家秦腔“百年老字号”进京演出,将包含经典及优秀新作在内的5部全本秦腔大戏以及一场秦腔名家演唱会呈现在广大戏迷及观众面前。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华诞 西安秦腔剧院晋京展演周”凭借着整建制赴京演出、名家与新秀完备的演出阵容,让优秀秦腔剧目在北京华彩绽放,也再度增强了古老的秦腔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好戏连台让专家、观众动情赞誉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姐弟姻缘生了变,堂上滴血蒙屈冤……”8月19日晚,经典秦腔大戏《双锦衣》(上本)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精彩上演后,面对热情的戏迷和观众,除了多次返场外,梅花奖获得者、易俗社社长惠敏莉更是与全体演员一起,为观众加唱了具有百余年历史的秦腔《三滴血》的经典选段。当秦声秦韵响彻剧院,许多观众激动不已,他们纷纷围拢到舞台四周,举起相机、手机,记录下这动情一幕。
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观剧后对《双锦衣》大加赞赏。
二十年前,西安三意社携经典剧目《火焰驹》进京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演出,《火焰驹》是当年献礼演出中唯一一部秦腔剧目。二十年后,西安秦腔剧院携旗下易俗社、三意社两家百年剧社集结赴京展演,《双锦衣》《易俗社》《司马迁》《安国夫人》《火焰驹》等优秀剧目一一亮相,秦腔“百年老字号”受到各界的好评与追捧。
作为一部“八年磨一剑”的全陕西班底新创剧目,8月23日晚,新编秦腔历史剧《司马迁》在长安大戏院上演,这也是该剧首次走出陕西。戏剧评论家康世昭表示,这部戏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让老题材挖掘出了有深度的新意境和新内涵,这种解读是符合历史规律的,并且舞台表达既传统、又时髦,充满了新鲜感。
“我十几岁时就看过《火焰驹》,而今再看,三意社把这部戏大大提升了!时代在前进,戏曲也在前进。西安秦腔人在让这部戏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得到全面提升,演员的表演,灯光、舞美等远超前作。”戏剧家、导演陈薪伊在8月25日晚观看过《火焰驹》后表示:“特别意外,特别欣喜,来得太对了!”
“易俗社和三意社都是咱们三秦大地的骄傲。大秦之声唱响京华,也让我们在北京的陕西乡党倍感亲切和光荣。我们一起用秦声,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走向繁荣富强!”一位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的“老西安”在朋友圈这样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薪火相传为秦腔增添动人韵脚
本次进京演出连演7天,火爆的场面、戏迷与观众的热情,让梅花奖获得者、三意社社长侯红琴,既似曾相识,又感慨良多。因为侯红琴是199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进京演出的亲历者,《火焰驹》当年轰动一时。
“二十年日月如梭,这次进京演出,我们的灯光、舞美等硬件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演出的成功,充分证明了我们在这二十年间,已经培养出来的新一代秦腔人,受到了专家和戏迷的认可,他们的表现对得住百年剧社的金字招牌。”侯红琴表示,这些年来始终未变的是西安秦腔人对秦腔事业的传承与接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作为国家京剧院和西安秦腔剧院合作结对共建的重要成果,秦腔版《安国夫人》8月24日首次在北京亮相。演出当晚,观众的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接纳了这部“回娘家”的《安国夫人》。
此次演出,更是得到了国家京剧院的鼎力支持。剧中扮演梁红玉的三意社优秀青年演员屈苏红表示:“能排演这出戏,我压力很大,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动力。这次进京演出,能够和国家京剧院的老师们共同完成这部戏的演出,更是我艺术历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是一次极为宝贵的学习、提升机会。非常感谢西安秦腔剧院能够给青年演员搭建这样的平台。”
“我们应该感谢大好的时代,给秦腔人提供这样的机会,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把自己的工作干好,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侯红琴说。
“我们不是为了演一部戏而演一部戏,更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秦腔展演,让更多观众了解西安文化,了解陕西文化。通过讲好陕西故事,把三秦大地的文化魅力展现给全国观众;通过琅满目的艺术作品,唱响古韵与新声。”惠敏莉说。
陕籍导演陈薪伊、演员张国立、张铁林、王刚等在观剧后对《火焰驹》提出极高评价。
此次“献礼新中国70华诞 西安秦腔晋京展演周”,既是西安秦腔剧院成立以来首次携两家百年剧社整建制共同进京演出,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市属秦腔院团最大规模的一次进京献礼演出。
对此,雍涛向记者表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秦腔人应该有一份时代担当。在陕西省、西安市文化主管部门和西安曲江新区的大力支持下,西安秦腔剧院去年就已经与长安大戏院敲定了今年的演出计划。这次进京演出集结了两家剧社的最强阵容,整合了两家剧社的最优资源,演出活动圆满成功,扩大了秦腔的影响力,也向西安秦腔剧院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将持续推动西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在更大的范围、更大的平台上接受人民的检阅,让秦腔艺术在‘上高原、攀高峰’的进程中走得更远、更高。”雍涛表示,西安秦腔剧院将进一步做好传承与创新、合作与交流等工作,让古老的秦腔艺术唱出时代的声音,用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回馈人民。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