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非遗匠心暖全城”活动在嘉会坊举行
6月13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场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主题的西安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匠心暖全城”活动在高新区嘉会坊隆重举行。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庆华,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煜出席并致辞,各区县文化和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代表、非遗保护及文旅融合领域专家等百余人参加活动。
王庆华指出,非遗传承发展需要创造力和工匠精神。此次“非遗匠心暖全城”主题活动更加突出工匠精神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核心地位,对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全市各级非遗保护工作者、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非遗保护,擦亮文化瑰宝,讲述非遗故事,人人都做非遗保护的宣传者、保护者和传承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基因,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0版西安非遗美食手绘地图》,举行了非遗传承人现场收徒仪式,宣读了西安市非遗抗疫作品获奖名单,并向15个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预约式体验点授牌。同时,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了高新区“非遗校园传承工程”项目,省市非遗文化专家、学者还就非遗保护与传承进行交流。活动最后,西安鼓乐、陈氏太极拳、秦腔、古琴艺术分别进行线上展演。
此次活动是一次连接非遗资源与现代文明的实践,旨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及发展成就,唱响“千年古都·常来长安”文旅品牌。回顾、总结西安及高新区近年来在非遗保护与利用,以及非遗在抗击疫情与文旅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果。
据了解,作为活动承办单位,近年来,高新区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追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着工匠精神,全力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高新区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其中世界级1项,国家级以上3项,省级以上13项,市级以上17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沉睡的故事”,更将是高新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开创光辉未来的重要基石。下一步,高新区将不断加强文化传承、遗产保护,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公共文化服务,振兴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交流,书写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新篇章。(高新融媒记者 杨坤)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