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着力构筑沿黄森林生态廊道
近日,陕西省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七部门共同制定印发了《关于实施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提升沿黄防护林质量,着力构筑沿黄森林生态廊道。
《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黄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渭河、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沿线45个县(市、区)沿岸(有堤防地段黄河干堤背水侧护堤地外、临水侧护堤地一定范围内,无堤防地段两岸第一山脊线以内的区域)国土增绿全面完成,实现应绿尽绿,退化防护林、低产低效林改造基本完成,森林质量明显提升,沿黄防护林体系基本完善,连续完整、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沿黄防护林体系初步形成,岸绿境美、绵延千里的沿黄森林生态廊道基本建成。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90万亩、退化林分修复30万亩、森林抚育200万亩,建成“三化一片林”森林乡村180个,新增森林面积120万亩。
据了解,该工程以建设连续完整、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沿黄防护林体系为目标,以增加黄河干流西岸及其主要支流两岸林草植被盖度、提升森林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沿黄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显著改善沿黄防护林森林景观和生态功能,着力推进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其中,包括沿线裸露坡面植被恢复工程;沿线堤岸防护林恢复提升工程;沿线退化防护林修复工程;沿线村镇森林乡村防护林建设工程;沿线低效经济防护林提升改造工程;沿线道路防护林绿化美化工程六大建设任务。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