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X”特色产业引领产业振兴
苹果坚持“北扩西进”,产值达到900多亿元;奶山羊规模促转型,存栏达到240万只;设施农业板五大板,综合产值920亿元,规模居西北首位……,近日,记者从陕西省农业厅获悉,陕西以“3+X”农业特色产业工程为抓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融合发展为路径,因地制宜布产业,因势利导配资源,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果业优布局提品质,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苹果坚持“北扩西进”,大力发展山地苹果、矮砧栽培,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面积近千万亩,新建园和老园改造选用新优品种的比例达到95%以上,产量超千万吨、占世界1/7,产值达到900多亿元,面积、产量、产值较2018年分别增长3%、13%、18%;猕猴桃加快“东扩南移”,稳定秦岭北麓板块,加快汉丹江流域布局,面积近90万亩,产量超百万吨,占到世界的1/3。
奶山羊上规模促转型,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持续增强。奶山羊重点扩种群、促加工,重点建设千阳、陇县、富平等15个奶山羊示范县,存栏达到240万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奶山羊群体,羊乳制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5%,产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奶山羊存栏、羊奶产量、全产业链产值较2018年分别增长20%、22.8%、25%。
设施农业建板块增产能,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按照“省级做板块,市县扩规模”的思路,重点打造沿黄公路南端百万亩连片、富阎一体化高效设施、榆林百万亩大漠设施、延安山地设施瓜果,陕南食用菌五大板块,设施面积340万亩,总产1040万吨,综合产值920亿元,规模居西北首位,面积、产量、综合产值较2018年分别增长4%、2%、11%。
“X”产业求精准全覆盖,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持续增强。坚持“扩规模、优品质、塑品牌、提效益”,以秦巴山区3市为重点,大力发展“小木耳、大产业”式特色产业,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富硒农产品等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