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科技助脱贫!杨凌示范区“4个帮”引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

2020-09-25 00:07  西北信息报  字号:T|T

9月24日,记者从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18年杨凌示范区已全面完成区内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实现了83户、117人全面脱贫。

作为首个国家级农高区,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以秦巴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组织专家深入柞水、镇巴、紫阳等11个深度贫困县区,全面掌握困扰当地的产业发展问题,通过帮产业、帮人才、帮技术、帮市场“4个帮”,引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新路径。

为每个贫困县区确定2-3个重点帮扶产业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杨凌示范区为每个贫困县区确定了2-3个重点帮扶产业,通过建基地、帮技术,助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在柞水,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300亩,建成设施木耳大棚49座共31亩。先后在城固、洋县、西乡、商南等地建立了9个“陕南山地猕猴桃试验示范基地”,帮助陕南地区猕猴桃种植面积发展到15万亩,年经济效益超过12亿元。

创新采取“专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产业服务模式,助力陕南茶叶面积发展到281.5万亩,产量达到13万吨,产值超过178亿元,无性系良种茶园占比从不足1%提升到32.04%。

累计培训100场、6000余名贫困县区学员

该示范区坚持“引进来”到杨凌学的方式,围绕农业政策解读、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内容,对贫困县区基层干部、技术推广人员和职业农民进行集中培训,累计培训100场、6000余名学员。

坚持“走出去”到现场教的方式,组织区内农科专家,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开展培训,累计培训44554人次。

同时,强化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考核认定,1849名贫困县区群众获得杨凌农民技术职称证书。

每个县区组织1支专家服务团

对11个深度贫困县区,每个县区组织1支专家服务团,针对当地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促进当地产业提质增效。

杨凌翔林公司面向11个贫困县区免费提供70余万元生物信息素产品,帮助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杨凌的职业农民马新世帮助柞水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去了魔芋种植技术,帮助建成了魔芋标准化示范基地,带领当地群众依托资源优势,开拓增收新渠道。

为方便群众掌握使用农业实用技术,精心选择了中药材、茶叶、黑木耳、木瓜等14个陕南共性或特色产业,编制印成通俗易懂、小巧便携的口袋书,面向贫困县区免费发放,农民可以通过扫描书底二维码,观看小视频学习农业技术。目前已修订口袋书2版,印刷1万多套、发放15万余册。

累计销售柞水扶贫产品超过300万元

杨凌示范区还发动区内企业带动帮扶,杨凌柯瑞合作社联合社面向柞水等县,推广魔芋、中药材等成熟“产业技术包”,帮助发展相关产业、联系供销渠道。步长集团在略阳的黄精基地、三八妇乐集团在柞水的杜仲基地均已实现标准化订单生产。金麒麟公司在镇巴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已实现规模化生产。

积极推进消费扶贫,积极开展了“杨凌人·柞水情,消费扶贫暖人心”倡议活动,累计销售柞水扶贫产品超过300万元。2019年农高会期间,免费为柞水提供农高会展位,实现销售额50余万元。同时发动电商产销帮扶,组织各类产销对接活动12期,为贫困地区农产品搭建起快捷通畅的销售平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鄠邑区以“四个一”为载体扎实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活动

    2020-09-24 12:08阅读

    陕西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第3号预警

    2020-09-23 11:14阅读

    以近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南郑分局服务重点项目建设

    2020-09-22 08:33阅读

    马希良调研“十四运”项目建设及道路绿化提升改造工作

    2020-09-18 20:09阅读

    助力十四运 绽放西安城市之美

    2020-09-17 16:11阅读

    西安航空基地:擦亮教育品牌 当好建设教育强市排头兵

    2020-09-15 18:08阅读

    今年西安将新增和提升绿化面积超千万平方米

    2020-09-14 08:4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