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团委:万名儿童促和谐
创意单位: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团委
活动范围:全区40所小学36000名少先队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努力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的优势,使广大少先队员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家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逐步养成与和谐社会基本要求相适应的文明素质,是新时期学校少先队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据此,新城区教育局团委在全区40所小学36000名少先队员中开展了“万名儿童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促进和谐,在锻炼中体验和谐,唱响了西安市新城区少年儿童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旋律。
新城区教育局团委组织全区40所小学统一在升国旗时间,举行隆重的“万名儿童促和谐”活动启动仪式,并进行宣誓签字活动,向广大少先队员发出“心手相连 争做和谐新城好少年”的倡议书,拉开了“万名儿童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的序幕。
主要做法:
“万名儿童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以“六个一”子活动为载体,针对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将抽象的“和谐”形象具体诠释为可感知、可实践的主题活动,并因为丰富的内容、目标的可行性、活动的趣味性吸引了广大少先队员的积极参与。
一是奉献一颗爱心。重点开展“爱心小行动”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从点点滴滴做起,关爱身边的伙伴,关爱身边的事物,在奉献中感悟爱心的内涵,体验奉献的快乐。
二是寻找一个岗位。各校少先队组织通过“校园岗位招聘会”形式,为少先队员提供和创造少先队小干部、小图书管理员、文明礼仪小监督员等实践体验的岗位。有条件的学校还利用课外时间,在社会各行业中为少先队员寻找小交警、小讲解员、小送报员、小售货员等实践体验的岗位,并设立多种奖励机制,进行“校园岗位能手”、“岗位服务标兵”等评选活动,使少先队员在寻找岗位、体验岗位中,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增强服务他人的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是传递一个微笑。组织广大少先队员开展各种途径的微笑行动,如记录瞬间的微笑,制作微笑心愿卡等活动,或通过开展文艺演出、礼仪普及、志愿行动等微笑服务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学会用微笑表达情感、传递友谊、送去爱心。
四是体现一种合力。通过开展拔河比赛、大合唱、协作赛跑、火车钻洞等有益的集体游戏活动,使少先队员在活动中掌握合作的技巧和本领,体会合作的快乐,培养他们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是转换一个位置。通过“××模仿赛”,“小鬼当家”、“一日当值校长”、“假如我是××”等活动,开展内容多样的“我和××换位置”活动,通过角色转换、角色扮演方式,体验他人的生活、工作情况,培养体谅他人和关爱他人的情怀。
六是亲近一次自然。开展“自然的声音”征文活动、“我为环保献计策”、“节约小窍门展示”等活动,引导少先队员珍视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主要成效:
在开展“万名儿童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中,各少先队组织立足于学校优势和学生特点,创造性的设计活动,涌现出了不少异彩纷呈的典型案例。如:陕汽二校重点开展的“车文化、手拉手图书互赠”活动、励志小学 的“爱心永恒”、“四个一”活动、西一路小学的“环保回收图书换购”活动,吉贤巷小学的“节约一二三、和谐你我他”活动,通济坊小学的“真情回馈、温情行动”,西光实验小学“怀揣感恩心,携手促和谐”等活动,因为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收效明显,受到了《西安电视台》、《西安日报》、《西安晚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以实践为先、体验为主的“万名儿童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少先队员的和谐意识,学生们认识到和谐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少先队员可以在建设和谐班级、和谐校园活动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活动促进了广大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使他们乐于奉献、学会感恩,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也锻炼了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活动期间,涌现了一批表现突出的少先队员,有100名“和谐好少年”受到区教育局团委的命名表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