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让你的课堂提问更精彩

2012-01-06 18:54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大多在提问中体现和完成。初上讲台的教师,课堂提问怎样设计、如何提出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本文对此略加探讨。

一、设疑思考引导探索

提问是思维的导火线。“疑”若设得好,可以吸引学生,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赵山在组织学生学习《海底世界》一文时这样提问导入:“同学们想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想知道!”学生齐声回答。“那好,请跟随老师一起从课文《海底世界》中来寻找答案!”教师钱丽在教《小小的船》时,首先问学生:“老师很想知道我们班有多少同学喜欢看月亮?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能不能讲给大家听听?”学生争着举手,场面异常热烈。她接着说:“叶圣陶爷爷还特地把我们看月亮的情景写成了一首小诗,不信?你们看《小小的船》。”学生随着老师的设疑思考学习,很真切地进入了诗歌的优美意境之中。

二、难点分解巧破迷津

刚进入教师行列的老师提问最容易犯的错误: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心理特点、生活经验等),提出的问题过大过难。曾在某校听一位实习教师讲《两只狮子》:“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有哪一位能站起来正确评价两只小狮子?”问题提出后,答问者寥寥,甚至连尖子生被教师叫起来也卡了壳,而这位教师不想就此作罢,继续“点兵点将”你答他答,没完没了地“大家再想想、考虑考虑、动动脑筋”,其结果:下课铃声已响,问题仍悬而未决,学生仍“迷途难返”。如果这位教师能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能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将关键问题进行分解:①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的故事呢?②两只小狮子是不是一样的勤快?③为什么一只勤快另一只懒惰呢?④那懒惰的一只靠的是谁?有没有听妈妈的话?有没有本领?问题分解设计完毕,我让这位教师重上讲台,结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目的、教学效果比预计的还要理想。

三、举一反三强化联系

举一反三提问法在课堂中的运用侧重在知识的纵横联系。有位教师在三年级上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提问学生:“想一想,二年级时学到的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如果在乘数的十位上再添一个数,变成两位数乘两位数呢?”很明显,教师的提问强化了知识点的记忆和知识间的某种联系。作为教师,应根据教学中涉及到的实际问题举出实例,然后让学生争辩讨论:“老师的举例是否恰当?有哪位同学能说明为什么?”这种提问法,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启发了学生的心智,比一览无余地将答案送给学生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四、暗示点拨掌握知识

一些容易弄懂的地方,教师完全可以摒弃琐碎的讲解,注重实效地设计几个问题,暗示点拨学生,实现教学目标。有位教师在给学生上《刻舟求剑》一文,讲到文中第三四段时,设计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那个掉剑的人为什么不急?那个催他的人急吗?请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读出相关的句子。”教师的提问突出了重点,训练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可谓难度适中,一石三鸟。

当然,方法远不止上述这些,在此不一一列举。但愿我们初上讲台的教师,课堂提问不要停留在“对不对?”“好不好?”“可不可以?”这种呆板毫无价值的平面上。要注意提问的技巧和提问的基本原则,做到“问的及时”、“由浅入深”、“难度适中”、“启人心智”,万不可陷入一种固定的模式。

(湖北省武穴师范学校刘升)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高科技助南郑警方破获一起逃逸案

    2011-12-30 22:27阅读

    活出个样儿让自己看 记汉中永远不老的梦骑士

    2011-12-23 16:41阅读

    西安铁路局宝鸡东站员工十六年的坚持只为身份平等

    2011-12-19 09:57阅读

    爱管“闲事”的局长——记助人为乐模范王涛

    2011-12-12 08:59阅读

    西安道德模范王振治获8万元慰问金

    2011-12-03 19:59阅读

    三百条建议提升西安文化底蕴

    2011-11-23 11:36阅读

    西安一周天气预报(2011年11月7日~2011年11月13日)

    2011-11-07 09:32阅读

    映象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