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电动汽车现身宝鸡 交警提醒无证上路属违法行为
近日,不少宝鸡市民发现,市区出现了一种新型汽车,外表与普通小轿车无异,但车体上的字样表明,这种小汽车不烧汽油和天然气,使用的是新型环保能源——电。记者经过采访了解到,该车并不是我国“十二五”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汽车,也不在公安部机动车车辆登记管理名录中,而是一种“山寨电动汽车”。
卖家:百公里费用仅8元
1月4日,记者走遍了市区所有的汽车销售厂家,直到当天下午,经人指点才在北环路找到一家山东某品牌电动轿车销售店。
店里,几个客户正好奇地围着车询问性能。记者看到,该车与“QQ”外表极相似,车内四座,方向盘、雨刮器、电动门窗等配置和一般汽车完全一样。挡位有三个:后退挡、空挡和前进挡。前引擎盖打开后,里面有一个备用轮胎,轮胎下是一组电瓶。
经销商牛经理介绍,该车最大的优点是省钱、环保、安全。“这种车使用220V照明电充电,一次充电24度可行驶150公里,核算下来,每百公里费用才8元。而同样的汽油车百公里油耗则至少要80元。一年节省近万元,三年就可省出一辆轿车!”
说到安全,经销商介绍,这种车时速不超过55公里,特别适合老人、女性作为代步工具。据了解,该车自2011年4月进入宝鸡市场以来,只销售了不到10辆,但前来咨询的人很多。
当听到客户咨询车辆上路还需办理哪些手续时,经销商指着店内一辆车自带的“B1722725”的车牌说,车牌是厂家出厂时带的,买车时还可同时办理保险,开走就可以上路了。
买家:不知还须办手续
今年69岁的杨大爷是扶风人,去年7月购买了这种电动汽车,到目前跑了500公里左右。据他介绍,他购买时,经销商帮助办理了车辆保险,不过是“中国人保拖拉机交强险”,至于为什么是拖拉机的保险,经销商给他的解释是“低速车只能上拖拉机的保险,而且费用也比较低”。
家住市区曙光路的李女士平时接送孩子,最近购买了这种电动汽车,“3万多元,价格能接受,而且好驾驶,一下午就学会了。”李女士说,车买回来后,并没有办理任何手续。“有一次上路曾被交警拦住,交警也没见过这种车,警告了一下就放行了。”
交警:无证上路属违法
既是轿车,就应该到交警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上路行驶,为何这种电动轿车能直接上路?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交警支队交管科工作人员。对于这一新生事物,工作人员慎重地查询公安部网站后发现,该电动车品牌并不在机动车车辆登记管理名录中,因为没有“准生证”,就无法办理车牌号、行驶证等合法手续。一旦上路,属无证无照行驶,将处以拘留15天、罚款2000元的处理。
记者在该品牌车辆网站查询,这种电动轿车实际上为“电池观光车”,适合旅游景区、综合社区、步行街、工厂厂区、农村等指定区域行驶,并非国家倡导的新能源汽车。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归口管理部门,目前工信部已公布了23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一共有258种产品,这其中并没有该厂家生产的这款“纯电动观光车”,也就是说这种产品并没有获得国家认可。
警方提醒,商家在宣传时应实事求是地宣传车辆性能及行驶范围,不应随意夸大和误导;消费者在购车时也应多问多考察,并按车辆行驶要求在交管部门办理手续,否则一旦出现事故或其他问题,将很难处理。
电动汽车离宝鸡百姓有多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种电动轿车实际上属于“山寨电动汽车”。那么真正意义上的电动汽车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于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在高新区比亚迪汽车销售中心,记者了解到,比亚迪、众泰等汽车厂家都已推出纯电动汽车,售价均在20万以上,但都未在我市销售。“要发展电动汽车,城市必须配套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否则汽车就趴窝了。”一位销售人员说。
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以电动汽车为标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十二五”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并于2011年6月起在深圳、杭州等5个城市先行进行电动汽车推广试点,我省尚无试点城市。因此,未来5年内电动汽车还很难成为市民身边的“常客”。
记者郑晔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