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安沣西新城:打造大都市综合服务副中心和新兴产业基地

2012-04-08 10:40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这里是周礼秦制的肇始之地,是汉风唐韵的孕育之所。当时空跨过千年,迈进21世纪,这片土地踏上了再现历史鼎盛繁华的伟大征程。

沣西新城,作为西咸新区五大核心组团之一,规划面积143平方公里,是未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综合服务副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在产业定位上,以行政商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重点发展新材料、物联网、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都市农业、高尚居住等产业。在城镇建设上,着力打造承接关天、充满活力的现代开放之城和带动辐射功能强的创新产业之城。在发展目标上,到2020年,规划区人口约53万人。

今年是西咸新区由规划编制转向全面开发建设的一年。沣西新城坚持“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统筹推进”的原则,实现了规划、产业、基础工程“三箭齐发、多点开花”,大开发、大建设强劲态势初步显现。

规划方面,在高标准编制分区、综交管网、生态景观等多项规划的基础上,特邀请世界一流的建筑、城市规划和工程公司SOM编制核心区城市设计,目前该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并于3月中旬进行了中期设计汇报评审会(以下为评审会上有关领导与专家的精彩观点,特采撷以飨读者)。

产业发展方面,签约了首期投资36亿元的信息产业园中国联通西北数据基地和呼叫中心项目,推进了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医药产业园、新纪元城市综合体、总部经济园、节能环保产业园、创业科技孵化园等重点项目,加快行政商务区、都市休闲区、生态农业区、丰京遗址保护区等区域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面开工了秦皇大道、红光大道等“十路二桥二泵站”项目,年内通车7条道路、24公里,完成投资20亿元。

展望未来,满怀豪情。明日的沣西新城春潮涌动,生机勃勃,一幅人文典雅大气、现代产业发达、生态和谐宜居、文明开放有序的未来西安国际化城市样本正悠然展开。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中期汇报评审会专家精彩点评

西咸新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军:沣西要率先建成西咸新区的城市样本

西咸新区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开发区,而是一个城市新区,必须走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实现“核心板块支撑、都市农业衬托、优美小镇点缀、快速干道连接”的城市形态。沣西新城是未来西安、咸阳两市的核心地带,是西咸两市科技、人才等优势的融合聚集区,当前最能承载两市的发展辐射,未来最能推动两市的发展融合,是西咸新区最有希望出特色、出亮点、出示范的区域。沣西将城市设计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题材很好,对区域的带动性很强。我们希望SOM在这里做出世界一流的城市设计,在这里率先建成西咸新区的城市样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吕仁义:建设古今交融,开放、人文、生态的现代新城

沣西新城地处西咸两座古都之间,是秦朝上林苑的所在地,在建设上既要传承历史,也要面向未来,体现开放性、文化性、生态性的特色。经讨论,形成以下共识:首先,开发建设注重突出自然和生态,用自然围合城市;其次,根据地域特色确定生态廊道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河流、湖泊,或是湿地;再次,注重区内外骨干道路无缝对接,加大路网密度,提高交通流量,实现畅通出行;最后,充分挖掘和体现汉唐文化、长安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体现沣西的特色亮点。

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周俭:展现“城水相融、人水和谐”的新城魅力

要注重多种交通方式的融合与转换,提高路网密度,切实保证出行的多元性、便利性。断面的设计既是一种景观也是一种生活,通过街区建筑高度的错落有致和功能多元性,形成一个个很有活力、很有多样性的场所。中心区要有等级和层次,进一步细化功能片区的划分,构建相互支撑、错位发展的空间结构。在水系上,建议形成一个湖泊群,通过小河道的连接,使整个区域的水系如玉带般环绕在新城中间,展现“城水相融、人水和谐”的新城魅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兵:注重构建宜居乐居的生活“微环境”

尺度是城市设计的重要方面。要注重大的板块划分,也要注重构建宜居乐居的生活“微环境”。比如,方案中提出的小街区、加强步行、公共交通等,都是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都很可取。要延续这样的思路,在城市的构思中混合运用各种手法,在建设每一个微组织系统、人性空间系统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一批适宜人的生活、发展,功能完善又相对独立,公共服务性与个人私密性都得到很好体现的小板块,通过提升便利性、舒适性、生态性、亲民性,让居民获得更好的生活感受。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员李建伟:建设以水为核心的景观体系

沣西新城境内有渭河、沣河、沙河等六条河流,水系纵横,通江达海,构筑起了一个非常有力量的自然肌理。我们可以对这种自然肌理进行更充分的表达,与河流进行更为深入的“对话”,以“水”为核心研究城市的边界,通过开敞空间、绿色廊道、景观系统的建设,达到“用自然围合城市,用景观包围城市”的目的。要特别注重水的灵动性,形成一个内水循环系统,并与秦岭联系起来,与大的河流网络融为一体,让“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美景成为一种常态。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打破“千城一面”,建设“人居之城”

本次沣西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打破“千城一面”的现状,不是“钢铁丛林”,而是“人居之城”,展现出了一座城市应有的人文关怀和独特魅力。比如,带状空间,一定比片状、点状空间布局具有显著的均好性、开放性,让城市景观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人都分享了城市发展的成果,获得比较均等的高质量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同时,整个手法的处理上也是一个面向未来、面向生态的方案,用便捷的交通体系实现了板块之间的互相连通,使其成为有机整体。

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副总规划师马强:新区的灵魂在于市民

我想从内涵和形态两个关键词来阐述对沣西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的认识。从内涵来说,现在非常强调混合的土地使用,打破僵硬的功能分区,摒弃“大院模式”,把设计渗透到城市有机整体之间的微循环系统,探索小尺度的街区,这非常有价值。从形态来说,不论西安还是北京、上海,现代城市的营造模式内涵都是趋同的,但表现手法各有特色。一个新区的灵魂在于市民,要做大尺度的生态空间,预留大家共享的开放空间,提高人们生活的感受度、舒适度和归属感;要做好水的文章,打造区域亮点,体现沣西新城在整个西咸新区中的特色。

美国华盛顿规划局城市设计主管孙天尧:提高人与城市的互动性

城市会依据自然节律、人流潮汐和社会节奏,产生不同的环境构造和人的活动,也就是说,人与城市是互动的。从根本上将,城市是人性生长和人际交往的空间。当前,随着交通体系的发达、人际交往的频繁,尺度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在路网问题上,我建议小路网结构,但要在主干道上减少开口,提高通行效率。在生态问题上,SOM风能发电的绿色能源方案值得肯定。我们可以建设一种21世纪真正生态的雨水排放方案,在水系、公园、山体的建设中取土,然后再进行内部处理,既环保又降低成本。

新加坡CPG集团新艺元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初永顺:产城互动,激发城市活力

怎样打造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尤其是在启动之初就让这个城市显示出很强的活力?这是所有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感到,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本依靠,要形成良好的产城互动关系。也就是说,必须引进高密度、低污染的项目,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要在规划中保留一部分用地,未来结合地铁站点或者是交通枢纽建设,进行公共功能的拓展,形成产业、居住、商业、体育、休闲等的混合发展,尽快形成活力。

陕西省城乡规划院市政交通所所长杨虎:形成统筹西安、咸阳和西咸新区的立体交通体系

我主要从综合交通角度谈谈我的看法。我们要提倡公共交通优先,建设高度发达的公交系统,注重廊道间的便捷连接。要统筹分析交通系统的需求,把西安、咸阳、西咸三个板块的需求通盘考虑,特别是在大西安远景轨道交通上要超前谋划,形成一个合理的需求导向。并借鉴南方城市经验,结合道路两侧的绿地预留地,结合城市两边的商务中心或者其他居住办公绿地形成的一种慢性交通系统,解决低碳出行的的功能要求,形成绿色,休闲、运动的生活方式。

陕西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徐敏杰:做好、做足“水”文章

沣西新城与西咸新区其他新城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水资源比较丰富。要抓住这个优势,做好、做足“水”文章。一要注重河道的整合利用,提出整体的思路和规划,形成渭河、沣河、新河、沙河等规划区内多条河流与“翡翠项链”的合理关系,因为流域治理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综合治理问题;二要明确各个河流的功能定位,将防洪功能纳入治理,统筹考虑,既要是景观河也要是安澜河;三要精心设计新开河道,比如在入渭口形式等,具体问题需要有系统的解决方案。(陕西日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大石碾,一首遗忘了的民谣

    2012-03-10 08:48阅读

    农民『表叔伯』的愿望

    2012-02-25 17:27阅读

    西安或效仿北京实行菜刀实名制

    2012-01-29 10:43阅读

    西安年夜饭预订高峰来临 价格普遍高涨雅间更是抢手货

    2012-01-06 17:30阅读

    以反腐倡廉推动文化大发展

    2011-12-22 14:37阅读

    映象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