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通 打造地域文化品牌
马召平:岐山人,青年诗人,作家。现为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常务副会长、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著有诗集《渴望飞翔》《敏感的生活》,散文集《在钟楼左右》《月亮光光》。散文《金子》荣登《北京文学》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排行榜,入选《中国年度散文选》等权威选本。曾获第三届柳青文学奖散文新人奖和鲁藜诗歌奖等奖项。
那片渭水北岸的黄土高原,孕育了独特的人文气韵,那里正是马召平的故乡岐山。作为岐山的儿子,无论他走得多远,回家的心情总是甘甜的,常常会让人忘记疲惫。此次,能够回家乡参加关天经济区文学座谈会,马召平说,荣幸、激动的情绪交融于一体。
这些年来,马召平一直坚持诗文创作。他说,通过此次交流,他看到了宝鸡文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甚是高兴。“关天地区文学创作者众多,但享誉全国的屈指可数。”马召平认为,关天地区从不缺乏人才,欠缺的是推介的平台。《宝鸡日报》和《天水日报》的总编如此重视这个会议,给文学朋友牵线搭桥,众多文学爱好者应该多参加这样的交流活动,利用好这块阵地,带动关天地区文学创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让更多的想法得到碰撞,激发出不一样的文学火花。
“宝鸡,作为关天经济区的第二大城市,是经济区内的副中心城市,只有发挥好它的作用,才能使文化的发展繁荣昌盛。交流是文学创作者最好的朋友,通过交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磁化’,让个性化的东西形成气候,汇集出正能量。”在座谈会的间隙,马召平表示,地域文化品牌是一个地域内涵和形象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地域形象、推动地域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是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关天文化一脉相承。探索我国古代国家的发展历程,离不开秦文化,在秦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关中天水一带一直都是秦人活动的中心地区,秦人正是从这里走向强大,走向统一。马召平说:“关天地区历史文化遗存非常丰富,文化元素多样、文化特质鲜明,这既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打造关天文化品牌的重要条件。如今,我们应依托丰富的关天地域文化的资源优势,坚持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增强沟通、加大宣传,积极打造‘地域文化名片’,以实际行动促进关天经济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