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文明办专稿:力抓三个关键环节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积极响应西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号召,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突出市民素质、城市品位、社会环境三个关键环节,以“三个坚持、三个注重”为抓手,有效推进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育培养,着力提高市民素质
创建的过程就是对市民不断教育的过程,是市民对创建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市民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注重“四个坚持”,强化宣传引导,强化示范带动,使创建工作不断升温,实现了市民素质、社会风气、城市风尚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按照“多形式、全方位、广覆盖”的思路,围绕创建文明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梦”等重点内容,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传播形式、平台和力量,着力营造浓厚热烈的社会氛围。我们先后通过致航空城全体市民书、电话彩铃、《今日阎良》专栏、区电视台专题节目、文明礼仪讲座、灯杆标语、创建桌签、大型公益广告牌、建筑工地文化墙等形式,深入持久地掀起一浪接一浪的宣传高潮,努力实现凡是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宣传标语,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我们的宣传队伍。
二是用榜样的力量感化人。先后选树了全国道德模范沈星、全国劳模薛莹、中国好人“王家华”、“西安市雷锋式优秀共产党员”李书洪等一批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并深入开展先进典型“奖、读、传、学、行”活动。这些鲜活的人物和事迹被我们推开后,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区上下做文明市民、讲文明用语、倡文明行为蔚然成风,争当文明阎良人、共创文明航空城已经成为市民群众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三是用丰富的活动熏陶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按照着力于深化市民教育、倡导文明行为、培育城市精神、引领社会风尚、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路,以“信仰之旅”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炼出“包容大气、精致和谐、航空兴业、志在超越”的航空城精神,成为28万阎良人民共同的精神动力和价值追求;以“追梦之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结合中国大运—20首飞成功精心创作话剧《追梦》并在全区演出20余场,举办“我的梦?航空梦”试飞英雄访谈进校园宣讲活动30余场次,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凝聚了“建设航空城、共筑航空梦”的强大合力;以“榜样之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全国道德模范作为鲜活核心价值观和有形正能量,策划“星光行动”,开展了“星光耀党旗”、“红凤传递星光”等12项主题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纷纷以敬业奉献、志愿服务等实际行动传递“星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线,先后组织开展了以“迎世园、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全民学礼仪活动,以“文明出行、文明行车、文明走路”为内容的交通大整治活动,以“学雷锋、见行动,争当文明使者”为内容的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等“航空城十大文明行动”,百名文明引导员温馨提示、引导文明出行,千名“雷锋”化身文明使者、美化城市环境,广大青少年感恩社会、传承文明,万名市民竞相学礼仪,在全区持续引领了“自觉革除陋习,争当文明市民,共建文明城市”的社会风尚。
二、坚持建管并重、注重功能完善,着力提升城市品位
完善的基础设施、规范的管理措施、高雅的城市品位是一个城市文明化程度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标志。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坚持用一流的发展理念规划城市功能、用一流的基础设施承载城市功能、用一流的管理措施保障城市功能,始终着眼于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的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
一是强化基础提升承载能力。成立规划评审委员会,完成人民路城市设计、夜景提升等专项规划编制,航空城全域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提出了“环城生态景观带、都市商务生活区、生态休闲旅游区、航空产业聚集区、古文化传承展示区、统筹城乡重点发展区”“一环五片区”的城市布局。投资2.8亿元,完成供排水主管网改造,建成新配水厂和城东污水处理厂;投资6.5亿元的城北集中供热中心启动建设;完成“断头路”打通、道路拓宽改造、绿化亮化提升及街景规范等工作。完成四区转盘等6处城市交通易堵点改造,城东客运站主体完工,新建、改造公共停车场7个,新增停车位497个。
二是提升品位塑造城市特色。抓住绿色“主基调”,打造延安街等8条绿色长廊,新建7个绿地广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形成了城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画中的城市丽景。实施城市形象提升工程,彰显“航空文化”打造了蓝天路“航空科技走廊”,体现“精致和谐”理念打造了迎宾路文化景观带,突出“时尚现代”元素实施了人民路点亮工程,新建航空英雄等主题广场5个、“长空、奋进”等主题雕塑10余处,呈现出城市街道“一街一品”。
三是精细管理打造宜居环境。坚持“重心下移、责权匹配”,调整综合执法、市容环卫工作模式,把管理触角延伸到镇街、村组。建好“城市家具”,新建公交港湾28个、休闲座椅50多个,新建城区垃圾压缩站4座,街道实现“三扫五洒全天保洁”,公共设施定期维护更新,打造了整洁舒适的公共环境。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开展治污减霾,2013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气达到147天;重点实施石川河河堤改造、滨河路、生态廊道和湿地公园建设,构建荆山绿色屏障保护、“两河”生态走廊环抱的生态体系。塑造文明市民,成立文明引导员队伍,每天开展公共文明引导,走斑马线、依次上下车成为市民习惯,打造了文明和谐的城市风景线。
三、坚持齐创共建、注重横向联动,着力改善社会环境
一个城市的文明化程度,不仅体现在市民素质和硬件设施上,还应体现在她的民生环境、商贸环境和治安环境上。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把建设和谐共享的民生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人民满意的法治环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引导社会各个层面广泛参与,力求以若干个小文明铸成全社会的大文明。
一是以群众幸福为目标,打造和谐共享的民生环境。坚持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建设,把文明创建的要求渗透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交通、医疗卫生事业等每一个细节。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蛋奶工程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定点学校校车服务;新开通4条城区公交班线、新增加6条区内客运班线,设置162个公交港湾,实现公交零换乘;率先在全省启动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在全市率先实行新农合住院总额预付试点、“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新模式。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维护老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组织网络建设,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做好了孤残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和流浪儿童救助等各项民生工作,“送温暖、献爱心”、扶贫济困、捐资助学、赈灾助残等捐助活动吸引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关注、关爱、关心弱势群体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自发行动。
二是以规范有序为目标,打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按照立足阎良、服务周边、辐射渭北的商贸业发展定位,公安、工商、经贸、物价、质检、税务等部门以打造“诚信阎良”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了打击假冒伪劣、欺诈经营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严厉打击和取缔了一批假冒伪劣窝点,有效维护了市场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以安定团结为目标,打造人民满意的治安环境。社会安定、城市安全、人民安居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象征。按照建设“平安阎良”的目标要求,政法、综治、公、检、法、司等部门齐抓共管,完善技防设施建设,增强治安防控能力,深入开展了平安单位、平安社区、平安村镇等平安创建活动,实现了连续五年无重大不安全事故发生,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七年居全市之首,市民安全感指数达到90%以上。
(西安市阎良区文明办主任 张雅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