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安市文明办专稿: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思考和体会

2014-03-01 11:30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居(村)民文明素质为目标,实行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创新机制、设置载体,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公平公正、规范守信、健康向上、安居乐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顺利入围省级园林县城;获得质量强市先进县、市级绿化模范县等荣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其成效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为目标,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注重传统节日、重大主题活动的熏陶作用。充分利用“公民道德宣传日”、中秋、“十一”等重大节日,在全县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推进“中国梦?家乡梦?我的梦”宣传教育活动,将其重点内容融入节日活动之中,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注重用制度标准、文化软工程规范群众言行举止。先后制定、修订了“文明和谐县城标准”、“文明社区标准”、“文明和谐校园标准”、“文明村镇标准”、“居民文明言行100条”等一整套文明和谐创建制度标准,同时推行道德塑造、科教兴县、文化熏陶、民主法治、环境美化、素质强化、幸福提升以及“三新”培育等文化软工程,在全县范围内扎实推进。注重用理论学习的形式教育引导干部群众。依托县委党校、农村干部远程教育网络、金周大讲堂、家长学校等学习阵地,对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经常性、系统性、终身性的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同心共筑中国梦?建设美丽金周至”群众宣讲报告会,引领时代发展新观念。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蔚然成风,“送温暖、献爱心”、赈灾、助残等捐助活动踊跃参与,“争当文明市民、共创文明城市”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注重软硬并举,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后建设修缮了烈士陵园、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特色教育基地建设,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宣传活动。围绕中国梦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殷殷追思情”、“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和“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签名寄语活动以及“环保从我做起‘坚韧行’拉练”、“三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注重挖掘和培养本地典型,用身边的事影响和教育身边的人。近年来,推荐、评选出公民道德建设系列先进典型人物和团队160余个,有3名同志荣获西安市第二届十佳道德模范提名奖、连续6届7人获“陕西省十大孝子”称号、2人先进事迹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事迹,10人获“筑梦周至?奋斗人生”殊荣。县电视台还开设《老张说事》栏目,集中宣传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件和典型人物,在全社会形成了“创先进、当典型”的良好氛围。

二、以丰富多样文化生活为载体,引导群众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加强文化活动开展,让群众生活更健康,身心更愉悦。坚持示范引领、抓点促面,突出文化传承、人文关怀、氛围营造。组织开展“舞动巾帼风采 与快乐同行”、“欢乐百姓 舞动青春”广场舞大赛、古乐演奏、秦腔清唱等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春节、元宵节突出“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开展向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拜年送温暖、送健康活动。县域各社区举办“全民健身周”、“文化节”、“社区邻里节”、“纳凉晚会”,以“百家宴、光盘宴、文明宴”、“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乒乓球、棋艺比赛,秦腔大赛、舞蹈大赛等活动,营造了与邻为德、与邻为善、与邻为乐的社会大和谐环境。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让群众休闲有去处,活动有场所。我们按照“先抓试点、重点建设、突出特色、逐步推进”工作思路,先后投资修善县级宣传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老年活动中心,同时重新改建周至县剧团和电影院。建立社区图书室、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健身休闲中心、农民业余文艺表演队等各种文化组织和阵地,大大拓宽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方式和领域。

三、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抓手,优化县城发展环境。

从县城建设入手,让县城功能变得更加完善。县城改造工程有序推,其中包括沙河湿地公园、县城南、北大门兴建工程,县城中心广场、文体活动中心、县城视频监控系统以及农贸批发市场、建材市场、生猪屠宰市场改造等工程。消除了全县中小学校D级危房,使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根本性改观。整个县城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商业网点布局进一步科学规范。

从县城管理入手,让县城秩序变得更加井然。定期开展以清理违法摊点、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贴乱挂及卫生死角为重点的县城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建立教育与惩罚并重的市容市貌管理办法,使县城呈现出了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的良好局面。

从保护生态入手,让县城环境变得更加优美。投资启动了县城煤层气开发利用工程,县城垃圾处理工程,集中供暖工程和“蓝天工程”,县城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县城街道、居住区、单位普遍绿化,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6平方米,整个县城基本实现了乔、灌、草、花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特色复层绿化格局。

关于文明创建工作的启示

文明创建是一个长期、动态的系统工程,能否走出一条具有周至特色的文明创建之路,真正开创“每天都是创建日”的常态化创建工作新局面,不断提升创建水平,必须强化以下方面:

健全机制,加强领导。成立四城联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健全创建工作运行机制。党政主要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各镇、各部门的一把手是文明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做到有领导牵头,有领导分管,有人负责日常创建,有人落实创建工作,形成各级齐心协力抓创建的良好局面,用文明创建统缆全局,一张蓝图画到底。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建工作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制定阶段性计划的同时,必须具有战略性思考,要确立长期的工作目标,这就要求创建工作要具有系统性、连续性,要循序渐进,不断开拓创新,及时充实和丰富创建内涵,源源不断的为全县创建活动注入生机和活力。

深入实际,贴近群众。文明创建活动要按照“贴进实际、贴进群众、贴进生活”的要求,把其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以创建促工作,以工作促创建,以群众为主体,把要抓的意图变为群众积极主动去争创的实践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从身边做起,亲身感受文明创建的好处,从而树立起“人人都是创建主体,个个都是创建形象”的观念,达到创建的目的。

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始终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思想,完善各项城管规章制度,强化全面管理,狠抓市容市貌整治工作。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在做好阶段性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紧扣时代发展主题,紧密结合县域实际,确定创建重心,拓展创建领域,创新创建形式,切实加强对基层创建工作的指导、督促、管理,真正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突破,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检查有序,督办分明。坚持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视察制度,创建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创建工作领导不力,效果不明显的单位进行责令整改和通报批评。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对一时无法彻底整改的,及时向县创建办进行具体汇报。要把创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纳入各种考评和制度之中,形成约束有力的制约机制,从而不断增强制度观念和自觉性。同时,建立创建工作的奖励制度,激发竞争机制。

总之,通过积极创建,全面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文明素质,增强了经济发展能力,树立了周至新形象。但是文明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既要正视现实、看到差距,又要肯定成绩、看到进步。坚持创建工作目标不移、决心不变、力度不减。针对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努力打造美丽西安西大门。

(西安市周至县文明办副主任 彭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开展卫生消毒和防病知识培训

    2014-02-28 17:08阅读

    市二保多措并举确保“师德教育月”活动取得实效

    2014-02-28 15:06阅读

    西安市开展第二届“中国梦·青年志——寻找身边的好青年”活动

    2014-02-27 18:43阅读

    西安市启智学校积极推进校本教材编写工作

    2014-02-27 15:03阅读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2014年2月教研活动

    2014-02-26 15:02阅读

    莲湖区教育局传达学习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精神

    2014-02-25 18:02阅读

    碑林区召开2014年度文明委全体成员会议

    2014-02-24 23: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