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离不开凌晨4点辛劳的环卫工们
凌晨4点,很多人还在睡梦中,可这个时候环卫工们已经出现在大街小巷,挥舞着大扫把,开始了一天的清扫和保洁工作,橘红色的马甲,在随即飘起的尘土中显得格外醒目。6月14日凌晨,记者起了一个大早,走近这些城市的美容师,感受辛劳背后的美丽付出。
从凌晨4点清扫到6点
凌晨4点,天还没有亮,夏日的阎良在璀璨的街灯中显得那么温柔安静。在千禧广场西边新华路上, 63岁的环卫工丁秋霞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因为路边树叶掉落的较多,带着白色口罩的她扫得特别认真,偶然碰到路边停有车辆,丁秋霞就弯下腰,用扫把在车下左右的“掏”,希望能把垃圾清理出来。
“趁着大家都没上班,车也少,赶紧扫干净。”丁秋霞之前一直在社区里打扫卫生,因为年龄大上下楼不方便,就开始做环卫工人了。每天凌晨3点40,丁秋霞骑着电动车从家出发,4点钟准时到达指定的街道,6点多基本就能将自己负责的街道打扫干净。
“天天都来,下雨天都不例外,落叶太多的时候,3点多就得来。”聊起自己的工作,丁秋霞一直没停下手中的活儿,她说碰到下雨天,就穿上站里发给的雨衣雨鞋,这个时候清扫工作基本就变成用手捡拾路边贴在地上的垃圾了。“在家也没事,我就把扫马路当锻炼,瞧我现在身体也挺好的呀。”丁秋霞显得特别乐观,将落叶和垃圾扫在一堆后,便去拉自己的垃圾车了。
没睡过天明觉,默默辛苦地付出着
凤东路上,街灯透过两排茂密的红叶李,洒下斑斑驳驳的亮光。62岁的潘春花,低着头挥舞着扫把,只是有些纸屑贴在地上扫不动,潘春花由于腿疼,费力地弯下腰,将纸屑捡起来继续扫。
丈夫得脑梗十几年了,儿子残疾,不久前还得了尿毒症,孙子还在上高中……提起自己的家庭,潘春花抑制不住的伤心起来,她说每次提起来觉得心里都难受,不过现在政策好,各种低保和医保帮了一家人的大忙。
“就是没睡过天明觉。”离潘春花不远的保洁员庞秋霞说最辛苦的时候是冬天扫落叶,别看天气那么冷,穿着薄薄的棉衣,扫完下来,衣服都是汗,回家就在炉子上烤,下午穿上继续来干活。“下了一辈子苦了,么事。”捡起个塑料袋,夜色里,偶有车辆经过,庞秋霞橘色马甲上的反光条显得特别醒目。
一阵风吹来,苏彩霞刚扫在一起的垃圾又吹散了,又赶紧跑过去重新扫。“大家都挺关心和理解我们环卫工的,过年、过节,经常慰问我们。”灯光下,采访中提起大家的支持和理解苏彩霞第一次露出笑容。
看着自己打扫的街道干干净净,心里敞亮
一路采访到延凤路,60岁的王玉莲也在这只环卫队伍中,“早上不觉得太辛苦,就是中午12点到2点打扫卫生的时候特别热。”
听说记者采访,王玉莲乐呵呵地摘下口罩,“每天打扫完后,我们还会做保洁,看着自己打扫过的街道干干净净,心里也敞亮呀。”
文明城市,市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王玉莲说现在乱扔垃圾的人少多了,大家都会自觉把垃圾扔到果皮箱,所以她的工作量也没有以前那么大了。陕西日报记者 邓月娟 通讯员 冯长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