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私塾发展迅速已有百余家 方便灵活问题也不少有待规范
私塾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后来,被学校教育取而代之。如今,“全日制”私塾又在民间悄然兴起。什么是“现代私塾”?通俗来讲,就是“在家上学”。孩子在家上学,形式也日趋多样:父母在家教孩子、亲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学习、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
为什么私塾会再次兴起?在开办私塾的人眼中,现代私塾的兴起是因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满,有家长坦言,自己是在学校观察了孩子上课的情况后,才决定自己在家编教材教育孩子的。在西安,私塾、私塾的老师、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无疑是特立独行的人群。尽管学校教育可能存有弊端,但现代私塾真的有看起来那么美好么?现代私塾是向传统文化的致敬还是在教育上的另辟蹊径?
关闭公司为女儿办起私塾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稚嫩的童声拉出长长的尾音。高新区一栋住宅楼内,三室一厅的房间就是西安一家学堂所在地。客厅里,席地而坐的几个孩子在学国学经典。
47岁的王全民是这间国学私塾的创办者,也是老师之一。可在5年前,他还是一名企业家,管理着5家公司。办私塾源起女儿儒儒。“当时她7岁上二年级。我每晚10点前都不敢回家。”王全民说,一回家就听见妻子在大声催促孩子做作业,大量的作业让孩子每天做到很晚,越写越不愿写。他觉得女儿很痛苦,对学习很排斥。也开始思考目前的学校教育对女儿的未来是不是真的合适。
“古人说少年养志,15岁的孩子就要有思考的能力和远大的志向,可我身边朋友的孩子却都陷在题海里应对考试。没时间想别的,这不正常。”因为常年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指引王全民走上学习国学经典之路。
“上学的教材谁现在还留着?但国学经典的书谁看过了会丢?”王全民认为,大量的时间应学更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学考完就丢掉的东西。于是和妻子一商量,关了公司投身办私塾,并很快找到了和他有一样想法的家长“盟友”。儒儒从原来的重点小学离开,和其他5个小朋友一起上了爸爸办的私塾。
5年过去了,学生从6名发展到现在的近20名,老师有6位,从幼儿园到初中年龄段的孩子这里都有。王全民说,他对私塾的教育充满自信,女儿现在也学得很快乐,人品很好,学到智慧最重要。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