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西安历史文化发扬传承 他走上了近二十年的缩微古建之路
缩微古建筑越是细节越要求精细
制作零件需要传统的木工手工技艺
在西大街公安局西巷长大的张季高,对古建筑有着特别的亲近感。后来从事的航空模型专业运动以及退役后在银行工作的经历,使他思考作为一名西安人怎样将古都历史文化发扬传承,从此,他走上近二十年的制作缩微古建筑之路。
近日,记者来到东郊长鸣路一处路边厂房,这里就是张季高的工坊,厂房分上下两层楼。底下一层放着从各地收集来的旧硬木料。头发花白的查师傅在这里工作有十余年了,正用各种精巧的小型木工工具,把这些木头加工成小型的木板和榫卯构件。二楼,几位木工师傅正在制作,所有的榫卯结构和柱子按比例缩微,梁上雕龙画凤。范志平师傅以前从事古建筑建造,这门手艺是祖传的。这些精巧的榫卯柱梁小零件在范志平手里,就像积木一样逐渐安装出了古建筑的模样,一个大明宫含元殿的缩微古建需要用近万个零件,上千道组装工序。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