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承!大型秦腔《易俗社》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4)
国际舞台静候秦腔大戏登台
今晚,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将登上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的国际舞台,与观众见面。
在10月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主办方代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党总支副书记杨靖十分看好《易俗社》,“这不仅因为秦腔极具厚重的历史积淀,在全国拥有极广泛的观众基础,也因为《易俗社》的故事很值得推广——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不断坚守与创新的品格与精神,符合时代需要。”
杨靖表示,今年共有25部国外和20部国内优秀剧目参加艺术节,《易俗社》是其中唯一一部受邀参加的秦腔作品。“上海有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观众,我相信这里的观众会喜欢它。”
作为去年新排剧目,《易俗社》集易俗社老、中、青三代艺术家智慧,八易其稿打造而成,以“护社”、“拜师”、“创排”、“追随”、“登台”、“坚守”、“圆梦”七场戏来展示易俗社从初创到解放初期,近40年的峥嵘岁月。舞台上,透过剧中高玉轩、陈甘亭、关震易、刘天俗、林梦芸等艺术家代表,展现易俗社坚持以戏化民、不忘初心的文化担当。
继去年4月首演和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后,主创团队在不断的演出中总结经验,听取专家和广大戏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打磨提升,使该剧更加完善。易俗社是陕西的一张名片,易俗社的百年奋斗史,也是文化自信地展现。易俗社在百年前提出的移风易俗,启迪民智的办社宗旨,正体现了一种文化担当和文化责任。
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雍涛表示,在西安市委宣传部和曲江新区的大力支持下, 西安秦腔剧院采取“走出去,让秦腔和青年学生交朋友;引进来,让校园文化与秦腔艺术相交融 ”的双并举措,将继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走到哪座城市,就让哪里的校园响起大秦之声”,真正担负起传播陕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使秦腔不断繁荣发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