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非遗过文化大年 西安非遗表演攻略送给你(4)
泥塑定格关中风情
凤翔泥塑鸡曾作为吉祥物亮相央视春晚。生肖泥塑是老百姓在新年期间非常喜爱的装饰品,拙朴的造型、鲜艳的色彩,非常有年的味道。
作为最古老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泥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以后,它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并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新石器时代至今,泥塑艺术在中华大地从未间断,尤其在汉代成为重要的艺术种类。凤翔彩绘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过去逢年过节或赶庙会,当地人以泥塑为礼品,孩子满月,长辈要送坐虎。
而西安市级非遗项目长安泥塑技艺,则重点用泥塑为媒,展示关中民风民俗。就像一个个微缩的电影镜头,定格住几十年前关中乡村的盛大场面,观者看到的是气势恢宏的关中生活全景图。
大唐芙蓉园灯展中,有凤翔泥塑为元素设计的灯组,向游客展示陕西人民生活百态,带领游客深刻感受百姓生活幸福祥和。灯组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文化,将声、光、影结合在灯组中,融合多组创意彩灯,塑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珍品。
大唐不夜城的“现代唐人街”,一路逛来,你可以看到长安泥塑、剪纸、面花、木版画、草编、皮影等。
汉城湖庙会推出了民族记忆非遗展,除了泥塑,还能看到糖画、吹糖人、皮影戏、剪纸、布艺、捏面人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