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男子收藏400台相机办展览 最“年长”的相机诞生在19世纪
昨天,一场特殊的相机展在西安东关社区拉开帷幕。特殊之处在于,展出的400台相机,不仅全是“胶片机”,而且还是国产的。当然,还有西安生产的长乐牌、华山牌相机。
相机的主人梁喜宁经营着一家照相馆,收藏相机20多年。“技术改变了生活。”他说,老相机不但有历史文化价值,还能见证时代变迁。
19世纪的相机长啥样
展览中,最“年长”的一台相机,大约诞生在19世纪50年代左右,专业术语叫“大画幅相机”。
在摄影界,大画幅相机堪称“鼻祖”。早期摄影受银盐感光技术限制,曝光时间长,类似的“大画幅”相机多用于外拍,被摄对象需要保持不动,所以,想拍摄一张面带笑容的肖像照,十分困难。电影《白鹿原》中,白、鹿两家同时举办喜事,从县城请来一个照相馆老板,使用的就是这种大画幅相机。
“十几年前,我在一位藏友家看到这台相机,一下子爱上了。”梁喜宁说,“大画幅”采用针孔成像原理,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和这位藏友讨价还价,最终花了6000多元买来,一直视为珍宝。”
1839年8月19日,法国发明家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诞生。这一天,也被后人公认为摄影术的诞生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