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区域交通枢纽为追赶超越“铺路架桥”
(记者崔晓怡)交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以把渭南打造成陕西东部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全面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和干线公路骨架网络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大力发展道路旅游,全市交通体系日趋完善。截至去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1.9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46.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为渭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近日,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喜迎党的十九大,建设‘三地一中心’,奋力实现追赶超越”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交通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唐娴从项目建设、通行环境、运输服务等方面通报了全市交通建设成就。
建设项目升等提速。十八大以来,我市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6.4亿元,渭玉高速公路全面建成通车,连霍高速渭南东、西出入口改造工程相继建成,合铜高速征地拆迁全面铺开;先后对G108渭南至大荔、G108韩城境金城至龙门、S201翔村至卤阳湖、S202韦庄至澄城、S106富平过境、S201蒲城境公路、G108合阳县城过境公路等7条国省干线公路200余公里实施了“二改一”路网升等;全市1925个行政村的道路100%得到铺装,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80公里,先后对11个县(市、区)365条县乡公路2300余公里进行了完善,对800余公里的县乡公路进行“三改二”升级改造,全市路况水平明显改善,市县镇乡连接转换更加安全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组织韩城、合阳、大荔、华阴4县(市、区)实施了沿黄观光公路渭南段提升改造工程,将沿线区域的经济、文化、旅游等要素串联形成路域产业,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评价。据介绍,沿黄观光路渭南段起点位于韩城宜川界,终点位于华阴市华山脚下接310国道,全长170公里,新建里程131公里,除华阴城区过境段6公里按照城市道路标准实施外,其余125公里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3.5亿元。项目途经4个县(市)的14个乡镇、90个行政村,直接受益人口达80余万人,其可与规划的4条高速公路、7条国省干线及30余条农村公路互联互通,带动沿线农副水产种植业及渔业共58.3万亩。
通行环境靓美畅洁。依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创建森林城市”等工作,对干线公路实施大中修工程、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实行路田路宅分离,不断提升路况水平和安全防护水平,全市干线公路年均优良路率达90%以上;农村公路坚持“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原则,实施景观绿化提升工程,全面打造最美农村路。截至目前,全市创建最美乡村公路287公里、厅级文明路128.5公里、市级文明路475公里、养护示范镇39个。大荔县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下转第二版)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