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本报澄城讯(通讯员卢强记者冯战武)近年来,澄城按照“优果业、壮畜牧、强园区、扩经作、兴产业”的发展思路,编规划,抓示范,树样板,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结合县域产业实际,制定出“三大”优势特色产业区,即:以优质苹果、畜牧养殖、粮食种植等为重点的北部果畜粮优势产区,以樱桃、设施蔬菜、中药材等为重点的中部果蔬药优势产业区,以冬枣、酥梨、葡萄等为重点的南部时令水果优势产业区。目前,全县种植苹果38万亩,樱桃3万亩,冬枣2万亩,中药材10万亩,发展设施农业1.92万亩,生猪存出栏达到92.6万头、120.4万头,在全省首家荣获“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称号。
坚持市场导向,加快县域优势产业的品种改良、更新换代。以海亮、海升为引导,新增自根砧苹果面积1000多亩;以润强公司为带动,更新换代状元红、金顶红等樱桃品种2000余亩;以正大百万头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项目投产为契机,引进正大优良生猪品种,推动全产业链深度合作,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推广先玉335、良玉918等优良玉米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累计投入260万元,建成“县有检测中心、镇有站点、村有监管员、基地有内检员”农产品四级监管体系,为农产品源头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保障;坚持“产”“管”并重,依托四级监管体系,指导全县16个生产基地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书”,实行专人负责,规范生产。2016年,该县被授予“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为全省首批获此殊荣的三个县之一。
加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多环节全方位提升,持续提升农业附加值。目前,全县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6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5家,农民合作社575家。以农旅结合、园旅结合发展为思路,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吴坡、樊家川等为代表的集观光采摘、休闲垂钓、农耕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农业集群,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