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东风”让铜川苹果畅销国内外 ——铜川绿岭果业发展全产业链观察
在石柱镇绿岭果业基地,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苹果园,一棵棵苹果树在风中摇曳,一排排滴灌设施整齐的从果树根部绕过,果园里枝繁叶茂,青翠欲滴,绿色的小果子长满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
绿岭果业是集水果生产、技术服务、果品购销、农副产品初加工、贮藏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果业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绿岭果业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果品质量不断提升,抓住电商“东风”,让铜川苹果畅销国内外,迅速成长为引领耀州区现代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带动广大果农增收致富的新引擎,也是耀州区果业推进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
近年来,耀州区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定不移推进果业富民战略,把发展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举措,形成了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格局。
“我以前是苹果贩子,2000年来到石柱,这里的苹果皮薄味儿好,可以带皮吃,就和耀州苹果结下了缘,见证了铜川苹果产业的发展壮大。”今年52岁的铜川市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艳林向记者介绍来铜川20年的创业经历。
王艳林告诉记者,他来到石柱时,耀州区果业富民战略正在实施,仅石柱镇的苹果种植面积就发展到1万多亩,但由于销售渠道不畅,销售信息匮乏,果农只能坐等客商收购,产销矛盾十分突出。这让他看到商机,决定扎根铜川,帮助果农苹果销售难题。近几年,他和当地几个果农成立了合作社,后来又成立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在政府电子商务进农村政策大力支持下,绿岭果业发展越来越好,铜川苹果的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电商推进让铜川苹果畅销国内外
近年来,耀州区依托区域特色优势资源和产业优势,培育经营主体,完善支撑体系,强化政策引导,全区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耀州区政府主导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三级配送服务体系助力农特产品销售,给电商提供了更多用武之地。
同时,“互联网+电商”扶贫模式风生水起,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新方法、新路径。耀州区政府从网络设施、移动终端、信息内容、电商平台等方面系统部署、同步推进,力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服务站全覆盖,打通电商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绿岭果业借此“东风”,在做好苹果全产业链的过程中,同步开拓电商营销思维,逐步建设稳定的电商供应链,布局电商销售网络,利用“绿岭果业微店”“绿岭果业公众号”“铜川苹果·中国”网络平台,苹果销售到广东、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年均销售额达200多万元。
“刚接了一个2吨的单子,发深圳,赶紧安排一下。”绿岭果业电商办公室,王志成看到公司网站商城后台的订单信息,连忙拿起手机,给同事打电话联系发货。
“电商平台上,生产商和消费者直接面对面,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我们以后还会尝试做网络直播,利用抖音、火山发小视频。”王艳林介绍,电商不仅带来可观的销量,同时也宣传了绿岭品牌,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果园托管”让果园管理省心省力
为了提高果农的优果率,增加果农收入,在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下,王艳林提出果园采取“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统一农资供应”的特色化“四统一”模式,同时给果农推广果树优果技术,宣传覆膜返光、物理防治等果园实用技术,提升了整体果园管理水平,为优果率和商品率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随着目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绿岭果业依托新农村网络工程项目,进行“三位一体”行业指导,以“立足农村、服务农业、发展农民”为理念,形成联合社+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农户的联合社运营模式,引领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并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认可。
在王艳林的合作社,“果园托管”果农可自由选择模式,“我管理水平有限,种出来的苹果质量一般,卖不了好价钱。果园托管出去省心省力,费用也不高,还可以干其他活多一份收入。”石柱镇苹果种植大户张向宁利用空余时间做农机手。
“全托”主要针对群众新建幼园,通过流转形式,组织专业服务队伍对农户果园各生产环节进行全方位管理。以每亩700元价格流转果园,每5年递增流转费10%,并根据树龄按照每棵树5-20元标准给予农户补贴,确保果园按照技术标准成园。“半托”主要针对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农户,通过签订托管协议以及“四统一”服务,组织专业人员指导农户开展生产。
托管后,合作社技术人员按照分工包揽苹果树全年生长阶段管理工作,打药、除草、施肥、修剪、收果、收购......统一品牌、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销售。
目前,公司已注册“果园托管”会员500余名,涉及石柱镇17个村,共托管5300余亩苹果园,挂果面积2000余亩,其中贫困户132户,托管面积513亩,果园优果率提高到85%以上,产值逐年攀高,年销售额达2300万元,带动石柱镇36个村70%以上的果农实现增收,每年约带动该镇果农增收1000多万元。
产业扶贫苹果成为农民致富支柱产业
2015年随着产业扶贫工作的推进,绿岭果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果园进行全面托管。合作社积极抽调务果能手,组成技术服务队,深入贫困户果园开展一园一策,一树一方的管理模式。并定期邀请省、市、区果树专家为贫困群众开展技术培训,为贫困户果园脱贫增收起到推进作用。
石柱镇秦川合作社托管贫困户王贵前说:“以前没有参加合作社,苹果确实很难卖,关键苹果管理不行。自从加入王艳林的合作社后,他就是全保姆式服务,苹果的施肥、打药、苹果管理统一的,还有技术员现场指导。根据每家苹果园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以后把苹果采摘就送到合作社,跟合作社算账。我有3亩地,原先卖1万多元,加入以后3万多元。这两年跟上合作社脱了贫。”
今年,绿岭果业计划新增种植面积200亩,计划带动苹果种植户50户,户均增收6800元,让铜川“红果果”成为果农奔小康的“金果果”。还将建设苹果醋饮厂和苹果酒厂,建成后可解决劳动务工380多人,预计平均每人年收入可达28000元。
王艳林说:“目前公司正在建设年分捡能力10000吨的苹果分捡线,这个分捡线建成以后,使苹果的等级优果率质量达到保障,这样让‘老舅家’苹果市场上增强了竞争力,将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老舅家’苹果将成为果农朋友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联合社运营新模式托起农民致富梦
随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耀州区在强化产业扶贫的基础上探索现代果业新模式,成立了“黄土人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由新合作供销有限公司、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和5个专业合作社组成,依托新农村网络工程项目,进行“三位一体”行业指导,以“立足农村、服务农业、发展农民”为理念,形成联合社运营模式(联合社+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农户),引领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
截止目前,联合社已发展成为一个集果品生产、贮藏销售、农资供应、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股份合作制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联合社苹果种植基地现已横跨耀州区锦阳路、石柱镇2个镇(街道办)10个行政村,拥有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1000多亩,成员210余户,果蔬储藏加工能力4000吨,拥有苹果、葡萄著名品牌“老舅家”一个系列多种产品,产品已销往国内多个大中城市高端市场,年销售苹果3000吨,销售值达2000万元。带动广大群众走上增收致富道路。
“通过推广优质品种、加强技术指导、实施有机化肥、果园标准化管理、强化品牌效应等措施继续做大做强铜川苹果产业。”王艳林说,下一步计划加大投入,改良果树品种,升级营销模式,打响“老舅家”品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的同时,让铜川苹果享誉国内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