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22项措施深化“三评”改革 让科研人员吃下“定心丸”
9月3日,记者从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为激发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潜能和活力,提升科技创新和供给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陕西省近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意见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聚焦科研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结合陕西省实际,突出可操作性,分别对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并对普遍适用于“三评”工作的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建设措施做出了安排,共计22项具体措施,真正让科研人员吃下“定心丸”。
在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方面,对指南的编制与发布、评审专家的选取使用、评审工作的质量效率、科技项目的结题验收、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估等方面均提出了改革举措,形成了项目评审全流程各关键环节的制度规范。
在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方面,针对人才“帽子多”、标准“一刀切”、“评用脱节”等突出问题,坚持“干什么评什么”的分类原则,“评用结合、谁用谁评”,论文发表和引用排名等不作为限制性指标,扭转少数人急功近利、作风浮躁的问题,促进作风和学风转变。
在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方面,针对科研机构在职能定位、法人自主权、机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科研机构全面推行章程管理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绩效为核心的中长期绩效评估制度,并对完善科技创新基地评价考核体系一并做出制度安排。
在加强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着眼规范“三评”行为、守住诚信底线,提出了建立覆盖“三评”活动全过程的监督评估机制和集教育、自律、监督、惩戒于一体的科研诚信体系。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