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金绣亮相曲江唐城墙遗址公园九区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唐代诗人杜甫《丽人行》的诗句,让现在的人们了解了盛行于唐朝的蹙金绣。此次位于曲江新开门的唐城墙遗址公园九区举办的唐代“蹙金绣”活化展,将再现蹙金绣技艺,重温盛唐气象与风貌。
本次展览共展出活化艺术作品20件,包括唐代纨扇系列和唐代服饰系列。在现场看到,那些按照唐画活化出的唐代宫廷纨扇、服饰上的“蹙金绣”,让每一位观展的人无不发出赞叹。在感慨高超技艺的同时,也第一次知道了刺绣技艺的巅峰在陕西,陕西不仅有刺绣,而且在唐代达到了世界刺绣的顶级水平。
唐代的诗词中不仅有大量“蹙金绣”的文字记载,1987年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丝绸服饰更用实物印证了“蹙金绣”工艺的惊世存在。“可以这么说,蹙金绣就是陕西刺绣的代表。”蹙金绣活化展创作者、汉唐丝织文化遗产研究学者、陕西蹙金绣唯一传承人马倩介绍,蹙金绣最早出现在隋代文献中,到唐代成为宫廷刺绣的主要针法:以捻紧的金线做为刺绣线材,使用跨线将金线横向钉于绣地上,形成一种类似皱纹状的线型刺绣结构元工艺。
马倩和她的汉唐丝织文化遗产研究团队,通过对以“蹙金绣”为代表的陕西传统刺绣非遗工艺进行研究发掘、再现以及应用,展现手工刺绣艺术的发展潜力,结合历史文献进行论证与分析,从而对其实现初步的复原、活化、创新。
据悉,此次展览同时还在法门寺景区联动举办,法门寺景区共展出活化艺术作品30件,展期至10月中旬。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