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一首陕北民歌引发的故事 《三十里铺》陕北味儿足

2011-12-17 10:17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一首陕北民歌引发的故事 《三十里铺》陕北味儿足

一部《三十里铺》让咱陕西人备感亲切,剧中的一草一木我们熟悉,一景一地我们熟悉,尤其是百听不厌的陕北民歌更让人不由得跟着一起哼唱。观众们不妨在收看这部电视剧时,也找一找其中都有哪些陕西元素。

取景陕北各处

从西安电影制片厂走出去的导演滕文骥对陕北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年,他的《黄河谣》、《日出日落》、《血色浪漫》都在米脂取过景。故地重游,滕文骥导演感慨良多。陕北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已经不再是贫穷荒凉的景象。与前面几部剧相比,滕文骥表示,自己对《三十里铺》这部剧的审美追求变了,一开始就定位为“不是‘穷兮兮、苦寒寒’的陕北,而是既具有深沉凝重风格又不失清新亮丽色彩的陕北。”这次,该剧在绥德三十里铺、定边盐城、杨家沟村等地进行了实景拍摄。

展现陕北民俗

据制片人李英妮介绍,为了全程再现剧中浓郁的陕北风情,《三十里铺》中有不少演员的服装设计还将当地的剪纸艺术融入其中,比如喜鹊登梅等图案,令人赏心悦目。

另外,该剧还特别加进了陕北说书、陕北民歌、弹三弦等具有陕北特征的传统艺术,剧组还专门找来当地剧团的演员饰演剧中说书人郝瞎子一角。根据剧情需要,剧中穿插有10余首陕北民歌。除此之外,“串门子”、“搭伙计”、“交朋友”这些陕北独特的生活习俗也首次展现在电视剧中。(刘晓玲)

相关阅读:

现在流传的民歌《三十里铺》的歌词是1945年前后经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加工删节后的“洁本”,过去,它是有名的“酸曲”、“荤段子”,被成年男子们传唱,而歌曲的原型——四妹子王凤英因此背上了“坏”名声,在人们的唾沫星子里生活了快一辈子。

王凤英住在绥德县辛店乡黑家洼村,今年已经85岁了。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好像一波三折的往事。曾经是妙龄少女的“四妹子”,如今变成了慈祥的老奶奶。

说到自己的伤心往事,凤英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睛里闪着泪花,她说:“这么多年来,所有的人都不理解我,左邻右舍的人更是编了歌曲来取笑我。现在想起来,真不知自己怎么有那么大的勇气活下来。幸好赶上新时代了,这一遗憾才得以弥补。1996年4月,绥德县政府领导把我增补为政协委员,这才改变了别人心目中对我的看法。”苦了一辈子,晚年凤英的生活才有了一点保障,政府每月给她1000元。但老人讲,人上了年纪,身体上的毛病不断,拿这些钱过日子还得将就着过。凤英一生养育了三儿两女,如今儿孙满堂,只是三儿子前几年得白血病走了……

看着眼前老人的身影,想着我们这一代因自由恋爱而组成的幸福家庭,想着老人终生不愿示人的苦衷,谁又能不为她涌上既酸楚又幸福的泪花呢?(任建民)

一首高亢嘹亮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半个多世纪以来广为传唱,歌中的爱情故事曾经湿润过无数人的眼眶。12月14日,以这首民歌为背景的同名电视剧在陕西一套晚间黄金时间播出了,该剧被省委宣传部评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由陕西名编剧兰一斐执笔,著名导演滕文骥执导,云集了王媛可、赵鸿飞、寇振海等影视新秀老将。

《三十里铺》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937年至1942年间的陕北绥德县三十里铺。骡马店掌柜的义女四妹子王凤英与情投意合的三哥哥傅来喜准备结婚,孰料横行陕北高原的土匪头子、称霸城乡的劣绅等形形色色的男人都瞄上了甜美娇艳的王凤英。王凤英和傅来喜在抗争中认识到,只有起来革命才能幸福。在王凤英的支持下,傅来喜毅然踏上了革命道路……

这部剧是编剧兰一斐继《关中枪声》后的又一力作。为完成这本40万字的作品,兰一斐从1996年起,在13年时间里,数次前往以绥德县三十里铺为中心的宋川公路两侧的大小村庄,遍访当地七八十岁的老者。据兰一斐透露,考虑到电视传播及观众的兴趣点,在电视剧剧本创作时,他将故事做了修改,“书中的四妹子是一个普通而又家境贫寒的陕北女孩,而电视剧中的四妹子则是骡马店老板收养的义女,最终成了骡马店掌柜。电视剧前15集的内容与图书明显不同。”

上点年纪的陕西人对民歌《三十里铺》都比较熟悉,但对于背后有哪些故事并不十分清楚,这部电视剧将会告诉你所有答案。陕北民俗、陕北风情,电视剧《三十里铺》带给陕西人的不仅仅是乡土特色,还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相信观众在观看这部剧时,一定会有非同一般的收获。

在民间,关于“四妹子”和“三哥哥”的故事有多个版本,但无论如何演绎,《三十里铺》的爱情故事是真实的……

英雄救美的凄婉人生

她离家出走,跑回了三十里铺,为八路军纳鞋、送粮、照看伤员。夫家人追来要劫她回去,这时,双喜出现了,他又一次保护了她。正当生活有了新的转机时,双喜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四妹子掩埋了双喜的尸体,领养了他的儿子。绝望中,她走进了穷山沟中瘸子的家……

反抗封建传统的代表

郝增喜和王凤英私定终身,这在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统治陕北青年婚烟的状况下,无疑是一个大胆的举动。不久,郝增喜被迫与父母包办的常秀英结了婚,王凤英得知后大病不起。第二年,父母做主将女儿嫁给了黑家洼村的一个农民……

美好和丑恶有些混沌

他小名叫歪儿大名黑增喜,他比她大三岁。那时男女有别,封建礼教严重,她和他没有拉过一句话……后来他们产生了爱情,正好八路军征兵,她便暗中动员他去当兵,摆脱父母的管教,谁知他一去未归。后来听说他在新疆找了工作,也结了婚。(文/记者张萍)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幸得好心的哥巧揭骗局 市民应警惕老电话骗局

    2011-12-16 10:31阅读

    西安年末到哪找“家政”?

    2011-12-12 10:51阅读

    男子发令枪充当手枪在女友前耍酷 吓得的哥报警抓获

    2011-12-08 10:23阅读

    “雁塔祈福钟鸣五洲”大型文化活动大雁塔下启动

    2011-11-29 21:42阅读

    命案起风波 普法破迷信

    2011-11-21 19:40阅读

    西安一周天气预报(2011年11月7日~2011年11月13日)

    2011-11-07 09:32阅读

    高陵县在西安市首推高中生全免学费政策

    2011-10-19 12:58阅读

    映象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