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汽集团西厂区工会走出的诗人
在陕汽集团西厂区工会,有这样一位特别的工会干部:他的工作内容和其他工会工作人员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在这个身份之外,他又是一位我省的知名诗人。2011年12月底,记者见到了这名工会干部,他便是陕汽集团工会西厂区工作部副部长牟小兵,他主管着工会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谈起工会工作的感悟他畅所欲言,言行举止中透露着浓重的知识分子气息。此刻他刚刚获得了陕西省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民间诗歌大赛一等奖,比赛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1985年开始工作的他已经写了二十多年、数百首诗歌,他说起初在车间里上班,2006年才调进了工会。从工人,到诗人、再到工会干部,他感触很深:“主要是自身的能力,通过读书的积累,情感的积累,文化的积累,这是个长期蜕变的过程。”他对于阅读非常重视,认为阅读是一个“牛吃草”的过程,非常有益,工作中他负责着单位职工书屋的建设,以自身对阅读的理解,努力让陕汽的职工书屋越办越好。
谈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他笑着说:“起初对文学只是迷恋,慢慢随着不间断二十多年的阅读,我坚持了自己的爱好,也是自我的一种满足。”他认为诗歌中考虑问题要深刻,要敢于谈及人性,这才是成功的作品。始终孜孜不倦坚持写作,让牟小兵实现了自我的超越。2004年他加入了陕西省作协,此后仍然勤笔不辍,作品先后被选入《中国诗歌鉴赏》、《中国实力派诗人五十家》、《青年诗人自选诗一百家》、《中国诗歌精选百家》、《中国短诗选》、《新星诗人佳作选》、《西秦新星诗萃》等书籍,创作的诗歌散文见于《青年文学》、《诗选刊》、《秦岭文学》、《阵地》诗报、《金台诗刊》及台湾《葡萄园》诗刊等。
作品不断进步,牟小兵的诗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甚至在港台地区和海外都有一定影响。2011年6月,他的第三部诗集《牟小兵短诗选》从香港对外出版发行,与前两部作品不同的是,这本作品为中英对照版本,是作者首次整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出版发行。这样的作品在省内也非常少见,这正是对他才华的一大肯定。中科院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李青霞教授、中国茅盾文学奖评委李星、省作协副主席冯积岐、陕西文学院院长常智奇等国内权威评论家都有对牟小兵诗歌的研究文章。
“牟小兵用自己的一支笔把自己的诗和别人的诗主动区别开来了。他的诗,就是他的诗,他的诗充满着哲理、充满着正气、充满着自尊、同情、怜悯和人类共通的崇高情感。”省作协副主席冯积岐这样评价他。
记者李国栋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