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秦利平:毛体书法的风格

2012-02-23 10:05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存在决定意识”,探索和诠释毛体书法的风格,愚以为应从他不同时期的作品入手来进行评说,才不至于流于虚诞。我潜心于毛体书法学习研究近二十年,手头积累了大量毛泽东同志的各种手迹文稿。工作之余,我一一按时间顺序排列,然后进行了详细认真地比对梳理,从而将毛体书法的风格形成划分为四个时间段,以求教于大家。

第一阶段:1921年以前。根据王鹤滨先生《行草书圣毛泽东》一书所载,毛主席这一时期作品共有三件:其一是1915年5月7日写的铭耻:“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十六字呈欧楷风格,骨力刚健,笔意洒脱。其二是1915年9月6日《致萧子昇》信的手稿,虽为小楷,但扎实的唐楷功力已呈现笔端。其三是1918年手书的《夜学日志》四个字,呈魏碑风貌,方整严谨,笔笔不苟。上述三件作品,虽都是楷书,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涉猎广泛,对晋唐楷法以及魏碑下了很大的功夫,书法水平已是相当可观。

第二阶段:1921年──1938年。由于历史原因,这一时期留下的作品不多。1921年6月20日《致国昌兄并转中局诸兄的信》,1933年左右在瑞金的题词,1936年11月2日致许德珩的信和1937年8月为抗大二期毕业证的题词,从上述作品可以看出,毛泽东的书法已逐渐摆脱了晋唐楷书和魏碑的樊篱,初步形成了用笔流畅、潇洒随意、字体稍斜的风格,展露出毛泽东心追手摹王羲之书风,追求个性化自由抒写的心态。

第三阶段:1938年──1949年。这一时期毛主席在延安革命根据地生活工作相对比较稳定,操笔弄翰胜于往日。其书法作品数量丰富,代表作有:《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教育新后代而努力》、《实事求是》、《星火之火,可以燎原》等。书录自己词作,得心应手,妙手天成;题词则个性鲜明,富有张力。毛泽东的书法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质的飞跃:结体右肩耸起,左边字脚下伸,倾斜、大小、疏密多变,个性突出;点画时而锋芒毕露、剑拔弩张;时而柔韧似丝,回环往复;时而藏锋内敛,含蓄隽永。至此毛泽东的书法风貌已趋于成熟。

第四阶段:1949年至毛泽东的晚年。这是毛泽东书法艺术水平臻于登峰造极的阶段。新中国成立,极大地振奋了毛泽东的才情,他老人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广泛深入地研究涉猎草书法帖,拓展自己的艺术语言,使浪漫的诗人情怀在草书艺术里得到了尽情挥洒。其大量书作多为草书,代表作品有《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满江红·和郭沫若》、《忆秦娥·娄山关》、《采桑子·重阳》、《西江月·井冈山》、《沁园春·长沙》、《贺新郎·别友》、《七律·和周世钊》等。作品大都随意挥洒、大起大落,有行无列;行笔大胆,笔力雄强、不计工拙;灵动峻拔、气象万千、章法完备,均达到了“无意于佳乃佳”的艺术境界。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他可以说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草书艺术,不少作品都留下了他追摹历代大家书风的痕迹。他反复地书写自己的诗作和大量古代诗词,融传统性、时代性和个性为一体,从而完全形成了他独特、鲜明的毛体书法艺术风格。

书法艺术宝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毛泽东书法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如果要用几个字来概括毛体书法的风格特征,愚以为这八个字最为给力,那就是:奔放,流畅,洒脱,清劲。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常接地气思想才敏锐 脚粘泥土新闻才有根

    2012-02-16 11:17阅读

    今零时起我市93号汽油每升7.41元【附最高零售价格表】

    2012-02-08 09:57阅读

    二十三岁,我们在干什么?

    2012-01-17 08:53阅读

    昔日垫资建学 今日债务缠身

    2011-12-28 14:18阅读

    大秦岭下的腾飞足迹——户县草堂镇加快建设重点示范镇工作纪实

    2011-12-19 11:37阅读

    郭占军:再来一首老歌

    2011-12-12 09:11阅读

    西安道德模范王振治获8万元慰问金

    2011-12-03 19:59阅读

    映象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