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陕西形象新名片:“绿色陕西”

2012-04-08 13:45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曾是过去人们形容陕西风情的形象写照。如今,经过坚持不懈的造林绿化和综合治理,绿色不仅成为三秦大地的主色调,也成为陕西对外形象的新名片。

2007年至2011年,陕西省累计完成造林249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351万亩、飞播造林370万亩,封山育林770万亩,平均每年造林500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近一个百分点。

说起生态环境的变化,退耕还林工程功不可没,陕北人民对此感触尤深。“过去满山黄洼洼一片,一遇刮风人就睁不开眼,祖祖辈辈靠天吃饭,一年下来也只能糊个口。”宝塔区柳林镇仁台村村民朱维尚说,退耕还林不仅让黄山变成了绿山,自己还依靠35亩山地苹果走上致富路。

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成果,我省实施了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项目专项规划,每年投入2亿多元,扶持后续产业发展。2007年,国务院又出台政策延长退耕政策补助,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退耕还林成果巩固。5年来,我省新营造林440万亩,被评为全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先进单位。按照规划,到2015年,国家和地方将投入我省退耕还林巩固资金200多亿元。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陕西省共取缔了1000多家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平均每年减少森林资源消耗量600多万立方米。同时,天保工程使森林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水土流失强度逐年降低。据延安市水利部门监测,全市主要河流每年平均含沙量减少2500吨,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平方公里9000吨下降到6968吨,生态环境开始向良性发展。5年来,天保工程共营造公益林1027万亩。

2011年,我省启动实施天保二期工程。10年后,全省森林面积将增加1500万亩,森林蓄积增加1亿立方米,届时将会构建起比现在更加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

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昔日的沙海已经变成了林海。据统计,5年来,我省共治理沙化土地800余万亩,完成三北及长防工程造林560余万亩。

建成了陕蒙交界、长城沿线、白于山北麓、榆定公路、黄河沿岸总长2000多公里的五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沙区植被覆盖度达到55。2%,每年减少入黄泥沙1。8亿吨,大风扬沙、沙尘暴天气由“十五”末的每年52次下降到目前的24次以下,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

高山远坡绿了,但人们身边仍然缺林少绿。对此,我省实施了以“身边增绿”为主的八大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加快了村镇周围、道路两边、大中城市等人口密集区域绿化。目前,渭河近堤绿化初具规模,陕西东大门潼关和渭南南塬绿化基本完成,西安万棵大树进古城取得显著效果,宝鸡已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

在国土不断增绿的同时,我省还通过发展干杂果经济林,有效增加农民收入。5年来,全省干杂果经济林面积发展到1770余万亩,年产值逾74亿元,林农人均增收300多元。

陕西绿了,人们对三秦大地的印象正在改变。到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3%。届时,陕西大地将会呈现出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画卷。(陕西日报)

绿色陕西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大石碾,一首遗忘了的民谣

    2012-03-10 08:48阅读

    西安多个学校收费乱象大调查

    2012-02-26 11:08阅读

    宝鸡连环画收藏珍品亮相

    2012-02-03 18:57阅读

    西安年夜饭预订高峰来临 价格普遍高涨雅间更是抢手货

    2012-01-06 17:30阅读

    澄合王村社区“三亮三比三评”提升群众满意度

    2011-12-23 10:08阅读

    映象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