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一个山村教师的“无悔担当”

2013-01-21 12:28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从斜峪关进入秦岭,绵延的大山此起彼伏,太白县鹦鸽镇就坐落在大山的褶皱里,依山傍水。连绵的大山不仅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财富,更养育了朴实、善良的山里人。

在太白县鹦鸽镇,就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山村教师,从17岁走上讲台,到如今双鬓斑白,33年扎根山村教书育人;他贷款救患病的弟弟,悉心照顾年迈的老父亲,弟弟去世后,又帮弟媳寻找称心的对象,托起“残家”的希望。

他,就是太白县鹦鸽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山村教师、宝鸡市第二届道德模范——王安劳。

扎根山区33年 “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

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猎猎寒风中飘扬,红旗下面,就是太白县鹦鸽镇中心小学。

1月16日中午12点,急促的下课铃声响起,370多名孩子从教学楼涌了出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进入学生食堂。从一大早盯着蔬菜入库、安排食谱,到饭菜上桌,王安劳丝毫不能马虎。12点40分,当最后一个孩子抹着嘴巴走出食堂,王安劳才轻轻舒了口气,拿起自己的碗,盛了些早已凉透的饭菜,吃了起来。

从乡村教师到后勤保障员,王安劳扎根山区从事教育事业已经33年。

1963年,王安劳出生于鹦鸽镇吉利沟村,穷村寒舍,全家老小就靠着几亩山地维持生计。1980年,17岁的王安劳刚刚高中毕业,就被推荐当上了村小学的民办教师。从教30余年中,王安劳用双脚“丈量”着近10万公里山路,为山村孩子铺平了求学路。“5·12”地震后,鹦鸽镇14所村小学撤并,建成这所功能齐全的鹦鸽镇中心小学,全镇370多名小学生搬进了堪比城市学校的新校舍,也就是那一年,一直在偏远山村任教的王安劳也来到这里。王安劳说:“这些年,国家不断加大投入支持教育、关心教师,我作为乡村教师,切身体验了从牛棚教室到敞亮教学楼、从月3元代课费到3000多元工资的变化,我也因此更加热爱教育,爱护学生。”

学校90%的学生寄宿,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头等大事。出于工作需要,到中心小学后,王安劳从教师变成了“大管家”,学生灶的管理、营养早餐的发放等后勤保障服务都是他的工作。在繁重的工作面前,王安劳用一颗细腻的爱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

8岁的武新兰不爱吃鸡蛋,每次发放蛋奶,她总看着桌上的煮鸡蛋发呆,王安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以后,武新兰的面前多了一份面包,她喜出望外,拿起来便啃。

冬季学校经常半夜停电,担心孩子们半夜起来害怕,王安劳总是钻出刚暖热的被窝,拿着手电筒在漆黑的校园查找停电原因,带来光明。

今年元旦收假后的第二天,吃晚饭时,王安劳发现7岁的张朋吃饭胃口不好,晚上睡觉前,他特意到宿舍去,发现张朋正捂着肚子喊疼,他连忙背着孩子敲开镇卫生所的大门,给孩子挂上药水,直到孩子安静地睡着,他才放下心来。那几天,他每到吃饭时间都要找到张朋,问问病情。

这些事情,王安劳认为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农村的老师,工作就是杂一些,习惯了!”他朴实地笑着说。

30多年来,王安劳一直与他的学生们吃住在一起。“他把学生娃当自己的娃管,可他自己的两个娃都没咋管过!”鹦鸽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宁军利说。提起自己的一双儿女,王安劳的脸上显出几多愧疚:他教了无数的学生,却耽误了自己的孩子,两个孩子都没能考上大学,至今仍在外地打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经开交警因录入失误致车辆违规

2013-01-18 10:39阅读

为使万民享安乐——访淳化县扶贫农发办主任张允宏

2013-01-14 10:39阅读

拖欠土地补偿款群众安置不到位 眉县汤峪镇征地情况调查

2013-01-07 10:02阅读

渭滨交警24小时破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

2012-12-18 11:19阅读

皂荚:宝鸡人的“树神”

2012-12-02 22:23阅读

团市委联合市直机关开展“我绿色 我时尚”自行车骑行宣传活动

2012-11-16 11:27阅读

长安大学明远一区大一女生疑似跳楼身亡

2012-10-27 09:3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