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丝绸之路 行走在宝鸡的路线图

2013-03-08 12:47  宝鸡日报  字号:T|T

一千四百多年前,阵阵的驼铃声悠远漫长,经商的人们目光坚定。他们出长安、过陇山、翻过帕米尔高原,到达罗马帝国和非洲大陆,用中国的丝绸、铁器、银器等,换来他国的皮毛、玉石、珠宝、香料、葡萄、胡萝卜、胡椒并带回中国。这是在隋唐年间(589年~896年),丝绸之路上常常能看到的景象。据记载,那时候胡商云集京师长安,定居者数以万计。

来来往往的三千年间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丝绸之路的开启,要归功于西汉张骞。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从中国通往中亚的陆路通道。到东汉时期,班超经营西域和甘英出使大秦正式开通了连接欧亚非大陆的丝绸之路。

其实,早在商代时,中国与西域的往来就已经开始。考古人员曾经在商代帝王武丁配偶坟茔中发现了产自新疆的软玉,这说明至少在公元前13世纪,中国就已经开始和西域乃至更远的地区进行商贸往来。依照晋人郭璞在《穆天子传》中的记载,公元前963年,周穆王曾携带丝绸、金银西行至里海沿岸,并将和田玉带回中原。虽然这种说法的真实性还没有定论,但是目前在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古中,确实出土了部分在这一时期的丝绸制品。到了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经存在了相当规模的对外经济交流。《史记·赵世家》中记录了苏厉与赵惠文王之间的一段对话:“马、胡犬不东下,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宝者非王有已。”其意思是说,当时对外贸易非常发达,而从中获得的财富,已经威胁到赵惠文王的地位。考古专家认为,“昆山之玉”即为昆仑山下出产的软玉,而胡犬则是产自中亚、西亚的一个狗的品种。

虽然几千年来,丝绸之路的线路不断变化,但在宝鸡境内,因为有陇山和汧河的阻碍,倒使得其路线较为固定:一条为汧渭谷道,即水上通道;另一条则为长安—雍城—陇州道的陆上通道。

延绵不绝的水运之路

和今天一样,运输道路的开通,必然以成本最低为前提,而汧河谷道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

汧河谷道又称汧水道,为水陆并用通道,是从长安溯渭河西行至汧河口,沿汧河河谷向西北行进,经今凤翔境内的长青镇孙家南头村一带至千阳境内,北行至陇县,再西行经陇关到今甘肃境内的线路。

陕西省社科院宝鸡分院特约研究员、宝鸡周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杨曙明曾专门研究过丝绸之路在陕西境内的线路,他认为,汧河谷道之所以成为运输主干道,是因为陇山山地路径陡险,相比之下,汧河河谷至渭河平原、渭北台塬的通道比较平坦和便利,应为古人开辟最早的西行通道之一。从便利角度讲,以河谷作为交通要道是有合理性的,因为沿河要比翻山容易得多,而且可随时取水捕鱼,补充给养。逐水而行,择水而栖,也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规律。

作为重要的水运通道,汧河谷道到底是如何被开辟出来的呢?“汧河谷道的开辟与秦人东迁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在秦人东迁之前,汧河谷道是西周控制西部地区的重要战略通道,也是秦人与关中地区联系的主要道路。而秦人完成东迁之后,汧河谷道又成为秦人后勤保障的漕运线路。”杨曙明说道。“制造于公元前820年左右的不其簋上的铭文记载,周王朝西部曾受到猃狁侵扰,周王命伯氏不其抗击,追至于西。西,当指‘西陲’一带,秦汉时为陇西郡西县,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礼县、西河等地。可以看出,当时西周对陇山以西地区的实际控制。”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警惕非法集资 快速致富骗人伎俩

2013-03-07 10:34阅读

西安全城联动学雷锋 市民以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2013-03-05 21:16阅读

西安市少先队组织集中开展“我身边的雷锋”主题队会活动

2013-03-04 09:32阅读

西安团市委开展多种形式志愿服务活动

2013-02-27 14:43阅读

回民坊里说元宵 正月元宵滋味长

2013-02-22 11:35阅读

蛇年春节电影院成新宠

2013-02-19 22:13阅读

群艺馆免费开放 宝鸡市民乐享文化大餐

2013-02-16 18:2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