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再掀话题 专家为您科普辟谣
近日,人民网公布了转基因食品名单,这使得转基因食品再次活跃在了公众的视野里。提到转基因食品,很多人会直接想到食品安全问题,更甚者会直接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有害的。事实上,这些看法都有些片面的地方,并且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为了了解普通民众对转基因到底知道多少,记者走上街头进行了一番走访观察。
记者走访
消费者对转基因了解甚少
日前,记者走访了西安市部分大型超市的食用油柜台,发现在陈列的食用油中,凡是加工原料为非转基因的,都在说明中进行了很明显的标注;而加工原料为转基因的,标注的文字都特别小,很容易被忽略。除了食用油之外,记者注意到酱油等部分以大豆为原料的产品也对原料是否为转基因进行了标注。另外还有部分豆制品如黄豆酱等,并未明确标注原料是否为转基因。
记者在食用油及豆制品柜台观察,发现前来采购的群众很少有人刻意去看原料标注,偶尔有一两个人看后也没有特意挑选某种产品。在记者等候的半小时里,仅有一名男性拿着一瓶黄豆酱向售货员询问“这大豆是转基因的不?”而售货员给出的答案是“我也不清楚”。然而在微博等平台上,公众热烈讨论着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有害,以及如何辨别转基因食品等。之前就有一则“转基因食品名单”和一则“鉴别转基因食品的方法”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专家提醒
网传转基因食品鉴别方法多数无科学依据
针对这样的现状,记者采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院长廖允成。
目前西安市场上是否有转基因食品?
廖院长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存在市民可以随意购买转基因食品,“比如现在市场上的食用油,很大一部分都是大豆压榨的,这些大豆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转基因的。”
圣女果、小黄瓜是不是转基因食品?
近日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转基因食品名单里,圣女果、小南瓜、小黄瓜等日常食物也赫然在列。廖院长告诉记者,根据人民日报公布的转基因食品名单,目前我国批准转基因商业化种植的有棉花、番木瓜;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已批准安全证书的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所以圣女果、小南瓜、小黄瓜等物品均不属于转基因食品。
厂家是否应该明确标示转基因的字样?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的时候,常常不知道如何辨识。廖院长认为,市场上出售的食品应该明确标注所用原料是否为转基因。他表示:“这是厂商应该做的。欧洲国家就有这样的做法。毕竟现在转基因食品在我国并不是被民众统一接受的。我们应该尊重公众的知情权,让他们在知道这是转基因食品的前提下自由选购。”
凡是转基因的食品就会影响健康?
部分民众将转基因食品与食品安全问题画上等号,认为只要是转基因食品,就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对此廖院长表示:这种说法不科学。他告诉记者:原则上来讲,目前国家通过检测允许出现在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但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廖院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目前,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的依据不够充分,我们所说的安全性,一方面只是现有科技水平下能见的安全,另一方面只是在动物身上试验过后得出的安全性。”对于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有危害,廖院长表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实验证明。
网传的“转基因食品鉴别方法”是否科学?
廖院长表示:“这些鉴别方法不可靠,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区别是在基因层面的,除非借助专业的检测手段和仪器,否则是不能鉴别出来的。”廖院长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这个汇总中说转基因大豆不会发芽,非转基因大豆才会发芽。但事实上不管是不是转基因大豆,只要有合适的空气和水分条件,都是会发芽的。如果不能发芽的话,转基因大豆又怎么可能作为种子呢?”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