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攀比晒数据 专家提醒:运动过量损健康(2)
运动备受关注
攀比风不敢长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养生,大家都知道锻炼身体大有好处。走路、健身、跑步、跳舞、瑜伽等成为年轻人和中年人非常热衷的锻炼身体的方式。尤其随着运动手环、运动软件悄然兴起,“晒数据”、拼运动量已成为一些人引以为傲的资本。
“刚开始跑步那阵,我每天都要刷圈,不看见‘咕咚’上显示出来的数据,都觉得难受,看见周围有人比我数据高也难受。”张志超是一家银行的职员,平日没机会运动的他热爱上了夜跑,也有一些固定的夜跑伙伴。“一开始我只能跑两公里,觉得自己特别的‘菜’,后来就加大强度,但我发现自己跑到4公里后如果再继续跑就很难受,第二天还会很疲惫,会影响精神。”基于自己身体的反应,张志超放弃了“数据”。(记者 轩辕杨子)
如今,依然每日沿着唐延路“刷圈”的张志超给自己规定的目标就是4公里,虽然比不上小伙伴们一晒就是10公里的强度,但他笑着说,跑步本身就是为了健康,如果为追求“数据”把自己跑坏了,反而得不偿失。为了健康,他提醒为了数据越跑越多、越走越远的“圈友”,请注意自己的感受和身体的反应。
运动受伤趋增
适量才最有益
“随着全民健身悄然兴起,近来因运动受伤或出现身体不适前来就诊的人确有增多趋势。”康汇介绍说,运动受伤中以年轻人打篮球、做健身发生的损伤比较多见,比如器械健身掌握不好力度,就会造成肌肉拉伤、韧带肌腱的拉伤;因为不注意热身,很多中年人运动后常会出现机体、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不适,甚至损伤。
“大家对运动的关注度高是一件好事,但每个人在选择具体项目时,要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康汇举例说,比如老年人就不适合激烈对抗性强的球类运动,他们更适合太极、广场舞、走路等一些舒缓的运动项目;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就不太适合跑步;关节受损的人应避免登山,选择对关节负荷较小的游泳项目……“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运动,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耐受量,切不要和别人攀比强度和频率。”康汇说,衡量标准以“不觉明显疲劳”为宜,否则运动带来的将不是健康而是损害。 (记者 轩辕杨子)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