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攀比晒数据 专家提醒:运动过量损健康
“运动一族”在锻炼时应适度,避免过量对身体造成伤害 (记者 李学东 摄)
在操场跑步运动的年轻人非常多 (记者 李学东 摄)
在运动手环、运动软件风靡的当下,“晒数据”已成为很多人运动后的必修课。用银行职员张志超的话说:“每天刷圈,不见‘咕咚’上显示出来的数据,就觉得难受。”可每每看到65岁的父亲晒出1万多步的“数据”时,家住云顶园小区的张梅就非常担心,从系统自设的8000步的标准提高到1万多步后,会不会适得其反?还有一些中老年人在运动中是否忽略了“量力而行”?对此,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康汇介绍说,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运动,一定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耐受量,衡量标准以“不觉明显疲劳”为宜,否则运动带来的将不是健康而是损害。
父母运动超标
儿女孝心变担心
“现在每天早晚他们都出去走路,一趟就是好几公里,这样的强度可以吗?”张梅说,过去父亲不太喜欢锻炼。担心老人长期不锻炼身体会出问题,前阵子她给父亲买了运动手环。但最近她发现,65岁的父亲每天都要查看手机上的运动软件。最初按身高体重标准设置的是每日步行8000步,但现在父亲已经走到1万多步。发现父亲开始追求“数据”,张梅反而为父亲的身体担心了。
张梅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运动锻炼受伤的事情已经发生在了56岁的崔阿姨身上。自从喜欢上瑜伽,崔阿姨一直坚持。虽然已经步入中老年,但崔阿姨无论从动作强度和柔韧度方面,对自己都“严格要求”。“很多人都很羡慕我比年轻人身子板还柔软,我也觉得锻炼身体嘛,挺好的。”但自从今年开春以来,崔阿姨发现,在做动作时髋关节有些肿胀疼痛。去红会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崔阿姨患上了“髋关节滑膜炎”,病因是“运动过量”。
记者采访中遇到不少类似因为运动不当而发生小损伤的中老年人。住在枫林华府的刘阿姨是院子里“舞蹈队”的能人,每天带着大家排练各种舞蹈,发挥了余热还锻炼了身体,让她感觉一下子找到了退休后的长处所在。但同样因为“跳舞过度”,刘阿姨也患上了滑膜炎。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