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老有所为 83岁老人写论文游多国
“我下个月打算去趟法国和英国,回来后我就可以着手写我的论文了。”
说这话的不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而是一位两鬓斑白的83岁老人。
老人名叫罗宗文,现任福乐老年公寓党支部书记。2015年,罗宗文撰写的一篇关于中华孝文化历史的论文被广东省第二届孝文化高层论坛评为优秀论文。随后,这位八旬老人在福乐老年公寓的支持下先后飞抵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实现了他走出去的夙愿。在旅行的途中,老人又有了写论文的灵感。罗宗文表示,很多老人都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干不动了,于是放弃了学习和工作。可他通过亲身实践觉得,人老了也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2012年,罗宗文的老伴患了脑梗,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了让老伴得到好的护理,他和老伴从新疆回到宝鸡,一起住进了福乐老年公寓。在护理员的精心照护下,老伴的病情虽有好转,但还是在2015年去世了。老伴去世后,有人建议罗宗文回新疆,毕竟老人在那边有房有车,可老人却不愿意回去,他说在老年公寓住了几年,这里的护理员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照顾他,他对这里有感情了,舍不得离开。
决定继续留在老年公寓生活后,罗宗文想,他不能每天只是打扑克、玩麻将,应该找点事做。左思右想,平时喜欢读书的他发现,宝鸡拥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何不将几千年的孝文化历史串联起来,方便人们研究学习呢?他把这一想法告诉院长郭加强,郭加强十分支持,不仅帮他收集素材,还为他请了专业人士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研究,罗宗文将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了论文。郭加强又两次邀请来宝鸡研究孝文化的学者们,研讨这篇论文,为老人提供修改意见。修改完善后,罗宗文将这篇论文寄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全国孝文化研究会。文章引起了孝文化研究会学者的重视,但他们认为论文太长,不方便阅读,建议罗宗文可以通过示意图将论文的内容简明地展示出来。通过跟专业人士探讨,以及和院里的老人交流,罗宗文最终将论文进行了优化。2015年9月,广东省第二届孝文化高层论坛在广州市召开,罗宗文被主办方邀请参会。当时他已经81岁高龄,航空公司表示,必须有人陪同才能给他卖机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郭加强又特意陪老人去广州参会。在会上,罗宗文和全国各地的学者探讨中华孝文化的发展史,他的论文也被评为优秀论文。
罗宗文说,很感谢福乐老年公寓给他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让他老有所为,晚年生活过得充实而快乐!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