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汉中】“土记者”张民:笔耕不辍五十载

2017-03-24 12:05  汉中日报  字号:T|T

本报通讯员 张恤民

张民是洋县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通讯员。50年来,他累计在省内外各级新闻媒体刊发稿件2万余篇,被《陕西日报》、《汉中日报》、陕西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聘请为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还被甘肃、浙江等省聘为评稿员,并多次获奖,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土记者”。

从小喜欢读书、成绩优异的张民,在小学四年级刚刚接触写作时,其习作便被当作范文在班级里朗读。他的小诗《我与小树》还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征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由此,他对写作产生了很大的热情,短短的读书时代,就有30余篇文章在学生刊物上发表。

由于种种原因,张民中学还没读完就回家参加了劳动。生产中,他更多地接触了生活,与农民相处,写作素材不断丰富。1960年,在水库工地上,他首次将笔头转向新闻宣传,写出了反映农民冰天雪地兴修水利工程的通讯——《领导深入工地慰问龙王滩水库民工干劲更高》,很快被《汉中日报》刊登,在工地上引起轰动,得到大家点赞。

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及陆续出台的惠民政策,更加拓宽了他的写作空间。他以党的富民政策和农村巨大变化为素材创作的《转变》《逛龙亭》等10余出剧目和歌曲,演出后得到干群的拍手称赞。2016年,他还被评为“鹮乡好人”。

自知文化程度不高,张民平日有空便埋头学习,用节省出的零用钱买书,向同行、报社老师虚心请教。从最早在昏暗的煤油灯到现在的电灯下,在拥挤的屋内写稿,骑着自行车送稿达40年。近年来,物质条件虽提高了不少,但他却从没因年逾古稀的原因而搁笔,仍是一如既往地边忙农活、边忙采写。另外,他还担任了附近学校的写作辅导员,指导的150余篇学生作文在报刊上发表并获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团西安市委举行表彰“青年文明号”活动

    2017-03-24 10:32阅读

    西安颁发首张《陕西省生鲜肉经营备案表》

    2017-03-24 08:44阅读

    【安康】全市防汛减灾警示教育宣传月暨深化河长制宣传活动启动

    2017-03-23 16:05阅读

    西安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推动粗放型旅游向比较集约型转变

    2017-03-23 11:19阅读

    “爱心助朝阳,世纪筑栋梁” —— “花之吻”集团对西安旅游职业中专贫困生的“爱心捐赠”活动

    2017-03-22 16:09阅读

    【商洛】山阳公安“百日会战”成效显著

    2017-03-22 10:26阅读

    【安康】大道河镇月池台村:老橘园里的“新文章”

    2017-03-21 16: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