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腰上的养殖“父子兵”
(通讯员 陈迪 陈杰)在石泉县池河镇合心村的半山腰上,每天都能看见一大一小赶着牛羊群去放养,这早已成为山里一道亮丽的流动风景线。这一大一小就是合心村4组贫困户徐英进、徐雄峰父子俩。
沿着通村公路一路上行,大约3公里处,徐英进的家就掩盖在半山腰茫茫树林中。在路边一个大约60平方米的土坯房子里,徐英进正在查看自己养的几十头牛,牛圈收拾得很干净,牛个个油光水滑,看着十分精神。
徐英进一家4口人,一儿一女,女儿目前正在读高三,一家人靠养殖为生,尽管日子过的紧巴巴,但也还算是幸福,可这一切,就在2014年发生了变化。2014年,徐英进的儿子徐雄峰患上了癫痫,一直要靠药物维持,妻子由于受不了这一打击,患上了自闭症,常年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门也不愿意与人交流,
搞牛羊养殖,我已经干了30多年了。现在,每年卖大牛,买小牛,从中间赚取差价,从开始的一头牛,一只羊,发展到现在的10头牛,20只羊,家里还种7亩苞米地。徐英进向笔者介绍说。
家住在合心村的半山腰上,这里原来有150多户人家,后来多数人都搬到山下去了,现在只剩下40户人家。以前,徐英进一家靠种植单纯的农作物养家糊口,经济收入不太理想,他开始意识到,与其在家靠天吃饭,还不如利用家乡大山、空气等有利资源条件发展养殖业。
最开始,在集镇买了一头牛和两只羊,每天早上,一个人赶着羊去放,下午四五点钟把羊赶回来后又去放牛。他说:牛和羊不能一起放,牛要走较宽的路,窄了去不了,而且得有人一直跟着,以免糟蹋人家的庄稼。儿子患病后,智力出现了一定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劳动力还是有的,于是,他便带领儿子也加入了自己的养殖行业。
当初,由于缺乏经验,他们家养的牛羊不是生病,就是被野猪叨跑,害得父子瞌睡都睡不踏实。自从脱贫工作开展以来,镇农综站的工作人员听说后,就主动赶来给他们指导,教他们用什么药打什么针,还送给他们一本养羊的书让他们学习。让他学到了不少养羊知识,知道了不能吃什么草,什么时候才可以去山上放。后来,他们家的羊就很少生病,而且越长越壮。
虽然很苦很累,但为了一家人过上好日子,父子俩不辞劳苦,不但养了牛羊和鸡,同时还种了玉米、菜籽、辣椒等。现在我的这些牛羊,卖个6万块钱是没有问题的,在山里养殖成本低,基本上不花什么钱,光养牛养羊一年能赚3万元左右,而且,现在政策好,今年,光产业奖补,我都拿了8000多块钱呢。他高兴的说着。
今年以来,在脱贫攻坚工作队的帮助下,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最新政策,他们家已经申请池河镇集镇东区集中安置,只需要自筹1万元就可以享受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10月份就可以入住。
今年年底就可以搬进新房子了,感谢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贫困户。徐英进解决了住房的后顾之忧,说话间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到未来打算,徐英进满怀憧憬:多挣点钱,供女儿上大学,我和儿子还准备把家里的这些牛羊卖掉一些,再引进一批呢
现在,徐英进的生活已渐入佳境,饲养的这些牛羊成了父子俩心里闪耀着的光芒,给他们一家带来脱贫致富的希望,陪伴着他们度过山坡上的每一个黑夜,迎接着每一束晨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