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央企社会责任 陕西移动助力脱贫显担当
近年来,陕西移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落实各级政府及集团公司扶贫工作部署,用实际行动践行央企社会责任,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一把手挂帅,提出“带着感情做、连着应用做、协同拓宽做”的扶贫工作思路,全方位参与脱贫攻坚战,展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
合力扶贫新形态
2017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合力团产业扶贫的思路,要求国资系统整合省属企业以及有扶贫任务的央企,形成9个扶贫合力团覆盖9个市。按照陕西省国资委统一部署,陕西移动作为咸阳合力团副团长单位,对接咸阳市长武县。
加强长武县网络建设。投资1025.6万元建成4G基站41个、微站11个、宽带信息点1.2万个。打造长武县电商体系。投资646万元,线上建成“长武专区”,线下建成1个电商实训中心、8个乡镇级和51个村级服务网点,入驻商户47家,上线产品727款,累计销售长武县农特产品1.6万笔,销售额超过158万元。提供信息化服务。投资1600万元,为长武县提供智慧教育和政务云解决方案。打造智慧教育平台。建设长武县教育专线网络、全县45所校园监控平台、长武县智慧教育云平台等。建成政务统一云平台。为长武县建成覆盖整个全县的电子政务统一云平台,切实提升长武县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定点扶贫战疫情
在全省包抓79个定点扶贫村,挑选137名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有基层经验的陕西移动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其中驻村第一书记23名。他们满怀赤忱之心,主动请缨走进贫困村,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为贫困群众的贴心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截至2019年底,面向定点扶贫村已累计投资374万元,实施了94个扶贫项目,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2月19日,陕西移动组织召开疫情防控期间扶贫重点工作会,研讨疫情期间扶贫工作存在困难及解决方案,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坚持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动摇。陕西移动105名驻村干部不惧危险,春节期间到岗,协助帮扶村开展疫情防护工作。在村口设立疫情防控检测点,为贫困户协调采购生活用品,通过广播、横幅、微信及上门拜访等形式为贫困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陕西移动全力为扶贫一线筹措疫情防控物资,配发口罩2万个,体温枪100个,解决一线燃眉之急。
网络扶贫新模式
2017年至今,陕西移动主动加大贫困地区网络建设力度,投资6.9亿元,落实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在全省共5095个行政村进行光纤到村建设及光纤化升级改造,新增覆盖用户数将超过140万人,宽带接入能力超过20M;开发上线扶贫专属产品,包括贫困户流量语音包、扶贫专属区域流量包和宽带打折优惠产品。截至2019年,扶贫优惠产品在全省已惠及31.8万户贫困户,有效降低了贫困户通信门槛。
消费扶贫新模式
为推动陕西本地农特产品的线上销售,陕西移动创新思路,积极对接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开发上线本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寻秦集”。“寻秦集”是陕西移动重点建设的本地电商平台,以“最有陕西味道的电商平台”为宗旨,重点服务陕西省贫困地区企业。平台立足于本省农村电商,以特产进城、网货下乡为特色,推动贫困村特产上网销售。截至2019年,平台用户270万,入驻商户1200家,上架产品2000余款,交易金额突破790万元。
产业扶贫新路径
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2017年,陕西移动对贫困地区产业扶贫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和评价,在全省实施了7个产业扶贫项目,包括商洛市山阳县天麻贝子种植项目、咸阳市三原县关中羊养殖项目、汉中市留坝县生态粮食猪养殖项目、榆林市定边县野獾养殖项目、渭南市华洲区山珍土特产深加工项目、铜川市宜君县毛绒玩具加工项目、延安市安塞区弓棚种植项目,累计捐赠399.2万元,为贫困户分红19.9万元,直接带动500余贫困户脱贫。
2019年底,陕西移动通过实地考察、甄选论证,决定捐赠477万元,在全省落地新一轮7个产业扶贫项目,分别是榆林市佳县赵大林村养殖红枣羊笼养兔产业扶贫项目、渭南市富平县梅家坪镇十八坊村果库项目、渭南市蒲城县山王村紫花苜蓿产业扶贫项目、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支村农机服务站项目、汉中市略阳县木匣沟村中药材种植产业项目、商洛市镇安县坪胜村魔芋产业初加工厂项目、铜川市宜君县寺坪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生猪育肥场提升改造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发挥产业扶贫带贫益贫效用,增强贫困地区造血能力。
三秦大地是陕西移动的根之所在、魂之所在,也是陕西移动人共同的故乡和家园。脱贫攻坚,对陕西移动来说,是责任驱动,是情感使然,更是连接惠及三秦、惠及民生的愿景牵引。陕西移动将带着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扛起扶贫脱贫的历史责任,发扬移动人的强大战斗力,奋力前行,为贫困地区连接起更加美好的生活!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