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兴平市公安闻警即动破小案除隐患保民安

2020-05-13 02:15  西北信息报  字号:T|T

被盗一部手机、被盗几条香烟、被扒窃几百元、送群众就医等民生小案小事,案值虽然不大,诉求也很简单,帮扶点滴小事,但同样紧连民心、关系平安。

“小事”不“小视”,“小案”不“小办”。面对群众的期待,兴平市公安局始终牢固树立“聚焦民生小案,打造平安兴平”理念,围绕“破小案、除隐患、保民安”在快侦快破重特大案件的同时,把更多的警力、资源、注意力放到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小案侦破上,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2020年4月24日,兴平市马嵬街办派出所先后接到两起市场内购物群众手机被盗警情,该派出所民警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在案发现场,民警通过走访周边群众,调取监控录像,询问目击证人等方式,迅速锁定了两名违法嫌疑人的身份,并在群众的帮助下,将未来得及逃离市场的两名犯罪嫌疑人相继抓获。

5月2日11时许,兴平市西吴街办派出所接到辖区盗窃警情,群众报警称两名男子将其放在车内的单肩挎包盗走并骑两辆摩托车逃跑。接报后,西吴派出所立即出警,民警根据警情兵分两路,一组警力赶往案发现场,询问当事人被盗经过及嫌疑人特征,另一组警力根据群众电话描述对嫌疑人车辆进行追缉拦截。

“抓小偷,抓住他!”5月5日上午9时,兴平市南市镇派出所民警巡逻至辖区陈文村时,发现群众正追赶一名中年男子,民警准备上前盘查时,该男子驾驶无牌摩托车仓惶逃窜,民警立即驾车追击,在随后追赶群众的配合下将该男子摩托车逼停。经现场检查,民警在该男子身上发现四条香烟,追赶群众向民警反映,香烟系该男子从陈文村天天超市盗窃所得赃物,民警遂将男子控制并带回派出所做进一步调查。

5月6日,兴平市西吴街办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辖区精神障碍患者王某在家中病情发作,寻求公安机关帮助。接警后值班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处置。

由于该民警及时出警,快速控制现场,并积极帮助家属协调患者入院治疗事宜,及时排除一起安全隐患,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此次修改决定对电子数据范围作出详细规定,同时规定了电子数据审查判断规则,完善了电子数据证据规则体系。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不断发展,电子数据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人际交往中各种形式的电子数据越来越多。一旦我们遇到民商事纠纷,电子数据就有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为了解此次修改决定在电子证据方面规定的更多内容,更好地普及宣传法律知识,5月7日,记者就相关问题对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三级高级法官赵学玲进行了采访。

“此次修改决定中规定电子证据的范围有哪些?”记者问。

赵学玲说,《决定》第十四条规定,电子数据包括下列信息、电子文件:(一)网页、博客、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二)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三)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四)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五)其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

记者问:“与一般证据相比,电子证据有哪些特点?”

“与一般的证据相比较,电子证据具有以下特点:高科技性、无形性、多样性、客观真实性、易被破坏性等。”赵学玲说,当事人在提交电子证据时应遵守《决定》第十五条规定,即当事人以视听资料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存储该视听资料的原始载体。当事人以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电子数据的制作者制作的与原件一致的副本,或者直接来源于电子数据的打印件或其他可以显示、识别的输出介质,视为电子数据的原件。

“此次电子数据证据修改有何意义?修改后,对于普通人维权有什么好处?”记者问。

对于这一问题,赵学玲说,电子数据是2012年《民事诉讼法》增加的一种新的证据形式。2015年的《民事诉讼法解释》对电子数据的含义作了原则性、概括性规定。《决定》在第15项对电子数据范围作出比较详细的规定,在第16项、第25项规定了当事人提供和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保全电子数据的要求,在第105项、第106项规定了电子数据审查判断规则,完善了电子数据证据规则体系,更好地解决了审判实践中电子数据证据的操作性问题,对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具有积极意义。

赵学玲认为,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满足人民法院审判实践需要的重要措施。证据是民事诉讼的实体内容,与当事人实体权利的保护和人民法院裁判结果的客观公正密切相关。随着微博、微信、支付宝、短视频等软件日益占据了人们的主要社交阵地,此次修改通过增加完善关于电子数据证据的相关规定,更多电子数据可正式成为“打官司”的证据,赋予当事人在诉讼中更大的举证范围、更便捷的举证形式,有助于人民法院查明案件真相,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最近正在‘打官司’的人涉及电子数据问题该怎么办?”记者问。

赵学玲说,《决定》出台后,全国各级法院都在组织进行认真学习,从5月1日起,严格按照新的规定,依法有序施行。如果当事人最近正在进行的诉讼涉及电子数据,建议当事人尽快收集、妥善保存可能用到的电子数据证据,并按照法律规定的举证时限和提交电子数据证据的形式,及时提交给人民法院。

记者问:“为了更好保护自己权益,普通老百姓如何更好保存和使用电子证据?”

赵学玲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电子数据形式的证据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定要强化电子数据证据意识,涉及网上购物、手机转账、签订合同等后续可能引发诉讼纠纷的事项,一定要注意保存证据,不要随意删除。对特别重要的电子数据证据,要注意做好备份。”马黎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陕哈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会秘书长何诚:借势“疫”后复苏 搭建“一带一路”

    2020-05-12 16:03阅读

    鄠邑区区长裴靖瑜来沣西新城考察交流

    2020-05-11 18:14阅读

    恒大集团重点项目落户西咸新区

    2020-05-10 06:01阅读

    陕西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西安今天最高温20℃

    2020-05-08 09:42阅读

    “五一”慰劳模 张宏伟劳动节前夕看望慰问辖区劳动模范

    2020-05-06 12:15阅读

    市审计局一行到国际港务区调研西安奥体中心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2020-05-01 08:10阅读

    高新区农业企业向230名医护人员献“爱心礼包”

    2020-04-29 18:3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