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科技三次给力 夏粮丰收在望

2011-05-14 12:52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两天前的一场透雨,我市各区县降雨量从20毫米到40毫米不等,全市农民大大松了一口气。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选厚称这场雨有两大好处:一是有利于小麦灌浆,增加千粒重,即增加颗粒的重量,对提高单产至关重要;二是大雨下过,原先附着在麦穗上的蚜虫大部分被冲刷掉了,蚜虫危害大大减轻。

这个当口,市农技中心日前公布的全市小麦苗情预测数据就让大家的心更踏实了——由于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与上年相比,全市平均亩穗数增加1.3万穗,穗粒数增加1.3粒。穗数增加、粒数增加,再加上这场有利于小麦灌浆、有利于增加千粒重的好雨,今年我市小麦丰产已是十有八九。

老天帮忙,功劳自然要记在账上。但是,我市今年小麦丰产预判的基础,靠的更是自去年小麦播种期就开展的高产创建活动带来的成果。

从规模看,高产创建活动纳入了高陵、长安、户县、临潼、周至、蓝田等区县,共建立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1个,示范面积近14万亩;百亩攻关田28个,示范面积3796.7亩;此活动必将提升全市粮食生产水平,带动全市粮食单产、总产稳步提高。从内涵看,活动开展8个月来,农业科学技术三次给力,为小麦丰产奠定了雄厚基础。

第一次给力,播种期间的良种良法推广。经过多年实践,市技术推广部门选定了适宜我市各种地理、水肥条件的5个小麦优良品种,如小堰22、阎麦8911、西农979等。有了良种,离不开良法,即好的耕作技术。在高产创建活动带动下,全市应用推广了多种新耕作技术。去年小麦播种期间,全市种子包衣技术推广面积占到总播种面积的78.25%,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72.5%,秸秆还田面积74.77%,机播面积90%以上。其中,最新技术宽幅精播面积第一次达到了7895亩,为该技术的推广开了个好头。

第二次给力,是在今春干旱时分,市农技中心在高产创建示范田里全面推广并相继在全市铺开多种配套实用技术,促进了苗情转化,为丰产赢得了时间。一是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6-8公斤,防止后期脱肥。对于冬灌过的田块酌情浇返青水;浇后划锄,增温保墒,破除板结。

这个时段,全市普遍推行“氮肥后移”技术,即在总量氮肥一定的情况下,改过去底肥“一炮轰”或前重后轻、冬春追肥为重施拔节肥。运用氮肥后移技术,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提高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有利于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从而显著提高籽粒产量。

第三次给力,在4月下旬之后,我市小麦陆续进入到孕穗、抽穗、扬花、灌浆期;这一时期既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的盛发期。全市在适时浇灌浆水的同时,大力推广“一喷三防”,即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混配,一次施药达到防虫、防病、防干热风、抗倒伏的目的。“一喷三防”既是减灾措施,也是一项增产技术,可达到增产8%以上的效果。

科技给力,丰收在望。掐指算算,目前离小麦开镰只剩下20天时间了。三夏期间,还有机收、机播、秸秆还田等相关技术登场。唯有依靠科技,我市粮食生产才能年年保持好势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不占道 不破坏 不扰民 三号线施工更人性更科学

    2011-05-12 09:24阅读

    世园游客丢白金表 民警垃圾山中找回

    2011-05-04 15:52阅读

    西安世园会开幕式直播

    2011-04-28 10:41阅读

    市委召开“展新姿、树新风”学习教育活动座谈会

    2011-04-21 09:47阅读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文明礼仪全攻略

    2011-04-14 08:47阅读

    弘扬先烈精神 唱响红色经典

    2011-03-29 10:46阅读

    建设绿色家园迎接西安世园 ——陈宝根市长致全市人民的公开信

    2011-03-11 14:40阅读

    映象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