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红色基地:一九三八年间的延安中央党校(2)
康生来后,党校的业余文娱活动也有所改善。那时,党校学工人员中有些平剧(京剧)和地方戏的爱好者,康生是个京剧爱好者,而且懂京剧,京剧演出时,他能掌鼓板作乐队指挥。为活跃党校的文娱生活,他领导党校成立了文化俱乐部,要当时在党校做干事的,曾在北平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学习过的大学生宋平担任俱乐部主任,开展业余平剧(京剧)的演出活动。当时,党校业余平剧(京剧)爱好者演的第一出戏是《捉放曹》。由张承民扮演曹操,周荣鑫扮演陈功,劳冬扮演吕伯奢。演出时没有戏装,他们就从刘大嫂(刘芝明的夫人李淑媛)等人那里借来红的、花的、黑的布单子,往身上一披就算戏装了。演出用的化妆品、髯口、马鞭等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乐队只有王任重的一把胡琴。因为没有锣鼓,演出时没有什么开场锣鼓和叫板,演员就自己那么出来了,要唱时,同王任重示意一下,他一拉过门就唱起来了。那时候,缺少文娱活动,就是这样的演出,居然还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后来,俱乐部还组织演出过老舍写的《衣冠冢》,由杜晴扮演牺牲者的夫人,她穿得较好,嗓音又漂亮,更受到人们的欢迎,城里的人都来看演出,称她是“东方美人”。
在延安演平剧(京剧),党校是第一次也是第一家。延安开展整风运动以后,中央党校成为平剧(京剧)改革的中心、发源地,不是偶然的。应该说,这同1938年党校就已经开始组织业余的平剧(京剧)演出活动也是有一定联系的。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