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恋中的乡村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农村建设的滚滚热潮席卷全国。这个月初,我们村举行了“河渎村新农村建设奠基仪式”,标志着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农民将要告别古老村庄,搬迁到高楼大厦去居住。古村即将面临拆迁,这对于有着传统农村生活习惯的庄稼人来说,不免产生一种对古村老房留恋不舍的深切感受。
我们的村庄位于黄河岸边,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奔流不息的母亲河伴随着古村,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古村人。村里有100多年历史的丁家祠堂——“五合堂”,据说是当年由五个丁姓兄弟联手建起来的。祠堂有东、西两侧门楼,全部是砖雕、木雕结构。上面有能工巧匠精刻细雕的鱼虫花草,有活灵活现的飞禽走兽,有“肃入、格出”的木刻门楣,就连两旁的青石门墩、柱子下面的石墩也雕刻了精美的图案,充分展示了传统的历史文化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小时候,这里曾是我们启蒙教育的地方,那孩童琅琅的读书声,辛勤园丁们的讲课声,不时回想在耳旁。我们就是在这座祠堂里读书学习,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给我们走向社会提供了丰富知识和力量源泉。
村里建有一座“魁星楼”,房顶有古代建筑的筒瓦鸡兽,楼里有大兴学风的大幅壁画,象征着先辈们在耕种劳作的同时,重视文化教育的良好村风。村里有明、清时代建造的“走马门楼”、“四合院”,有形态各异的拴马桩,有过去蓄雨水饮牲口、供妇女洗衣服用的大涝池,有为人们生产生活服务用的石碌碌、石磨、石碾子,有供人们生存的千年老井,井旁有一棵谁也说不清生长了多少年的老槐树……每一条巷道、每一座房屋、每一件东西都有一段悠久的记载,都有着美好的传说,勾起人们对往事的怀念,使人恋恋不舍,终生难忘。
古村的阳春,庄稼人沐浴在春光满院的阳光下,筹划着全年农家收入的美好蓝图,期盼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希望;古村的仲夏,在夏粮收获入仓的喜悦中,庄稼人脸挂笑容,分享土地给人们带来的恩赐,充满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古村的金秋,庄稼人在忙碌中,将玉米、棉花、蔬果等农作物收获回来,五彩缤纷地堆满农家小院,给农家带来生活中的其乐无穷;古村的隆冬,庄稼人坐在自家的热炕上,夸政策、看电视、谝闲传、拉家常,从心底里吐露着浓浓的乡土情结,描绘出农家人地地道道的生活画卷。
凌晨鸡叫,唤醒了古村的早晨;中午时节,走村串巷小贩的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吸引了做饭的妇女小孩前来购买;晚霞夕照,处处闪现着庄稼人肩扛农具嘴哼秦腔小调从地里劳动回来的身影,在忙中投闲中忘记了辛苦和疲劳……
为了不使这些古老的村庄在记忆中流失,抢救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使其能够载入史册,我们相约几位热爱考古摄影的文化人士,深入到村里走访老人,了解村史,进行拍照,为保护古老的村庄献出微薄之力。
我们呼吁:希望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全社会都来关注古村,不要忘记保护村里的传统文化遗产。我们既要跟上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步伐,又要当好古村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者和继承者。
韩城 丁继坤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