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巩:我眼中的高考
目前,全市数万高三学生已进入紧张的复课阶段,2012年高考已进入倒计时。商洛中学全脑思维班学生唐巩201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称号。近日,应母校的邀请,唐巩为商洛中学写了一篇如何应对高考的经验文章,以期对全市各中学及高三学生提供借鉴。
人们都说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事实的确如此。高考所要考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方法与心态。在我看来后者尤为重要。正确的方法与良好的心态在高三的复习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我们一定要正确地看待高考,它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挑战,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人生十字路口,我们不能逃避,不能退缩,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在高三这一年,我们会经历许许多多场或大或小的考试,对于考试,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它是对过去学习过程的检验和总结。每次考试后,很多同学仅仅着眼于自己的考试成绩,关心自己考了多少分,排第几名,进步者沾沾自喜,退步者灰心丧气。我倒觉得考试成绩不理想反而更好,因为在考试中犯错误才能暴露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将它们巩固,各个击破。而且考试中犯的错误往往印象更加深刻,这样也可以减小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的可能性。这次成绩好说明在过去的一段学习历程中你有付出,是对过去的赞扬和鼓励,它与下一次考试成绩的好坏没有关系。每经过一次考试,我们都要做好细致的总结和反思。
其次,我们还要对学习有正确的心态。很多人觉得勤奋刻苦就等价于不聪明,其实不然。我的一位老师曾说,什么样的人是聪明的人,就是懂得在适当的时间干适当的事情的人。我十分赞同。在我们应该学习的时候我们就要去学习,不管别人是否在玩耍。不要等到高考结束后才后悔。人生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有这样一句话,假如时光可以倒流,那么世界上一半的人都会成为伟人。我相信。
第三,学习时间长不等于用功,效率要优先。我们要在高三的做题过程中培养自己拓展迁移的能力,甚至举一反三都是不够的,要举一反百才能事半功倍。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我们做一道题就要把这一道题“吃透”,彻彻底底地弄懂它所考察的知识点以及核心的技巧和内容,要能够将其中的精华提炼出来。能听懂不够,会做不够,真正的学会是会讲,会将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出来。考试所考察的是我们输出的能力,如果缺乏输出的能力,我们的输入再多也没有用。
第四,作息时间的安排因人而异。对于学习来讲,除了要对一年以来高考复习的时间统筹安排外,合理安排每日时间,最大效率提高复习效果尤为重要。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下午15点-16点,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总之,在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注意小块的时间安排,既要抓紧时间,又该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以一个较好、较正常的心态去参加高考,才能考好。
第五,适度的放松减压不可或缺。有人说,读书有三种境界,一种是自己闷头看,第二种是给别人讲,第三种是听别人讲。应当说,能够善于听别人讲和给别人讲,这是既利人又利己的事。有些考生反映自己“心乱”。“心乱”是许多考生考前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是觉得问题一大堆,不知如何下手。考生需静下心来,把自己认为没有学好的地方都列出来,都梳理清楚了,然后安排好复习计划进行重点攻关就不乱了。睡眠要好,至少要保证有六七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不要养成熬夜的习惯。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