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的天使——记洛南县人民医院总护士长李淑鸣
李淑鸣只要在洛南街上行走,总有人不断地向她问好。她在洛南有如此之高的知名度,得益于她三十年多年来对每一位她服务过诊患者的真心真情关爱。“巾帼英雄”、“红星党员”、省“三八红旗手”……这些荣誉背后凝结的是她三十多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也是对她工作的最好肯定。
“我的技术高一点,病人的痛苦就少一点”。这是李淑鸣1980年成为护士时就追求的目标。那年,高中毕业的她抱着对护理事业的挚爱踏进了医院的大门。为了能和科室的科班毕业护士齐头并进,她除了虚心向老同事学习外,还忍痛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静脉穿刺。凭着永不言败的韧劲和心理素质,她熟练地掌握了小静脉穿刺的绝活,达到“一针见血”,博得了老师、同事和患者的喜爱,并在全县护理技术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在颁奖会上,她一句“我的技术高一点,病人的痛苦就少一点”的感言,获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
一次,儿科接诊了一个2月大的重症肝炎患儿,来院时已经皮肤焦黄,静脉走向无法辨认,几次换人都穿刺失败,这时人们想起了李淑鸣,她接过针头,只在患儿前额一针就穿刺成功,在场护士无不惊叹她是“神枪手”。她没有满足于现有技术,随后在考取了商洛卫校并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自修医院管理学和公共卫生学,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2000年取得中央电大护理专业高护班大专毕业证书。
2000年,洛南县医院骨科成立。考虑到骨科的患者多是伤残人,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有双重痛苦,领导要她出任骨科护士长时,她愉快地答应了。面对新组建的科室,她处处做好护理的示范,还带领骨科护士帮助患者洗头、吸痰、洗胃、导尿等。她说,患者需要而不能做的一切,都是我们要帮其尽量做好的。骨科组建之初,收治了一位20多岁的脊柱骨折并截瘫患者,手术后,患者万念俱灰,李淑鸣想法设法开导,并从书店买来张海迪与病魔斗争的书籍。在看护这位患者6个多月里,她每隔2小时为患者翻身,按摩背部和下腹部,精心护理使病人恢复了自主排尿。她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亲人般的热情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出院时这位患者坚决认定她为姐姐。如今10年过去了,患者出院后到现在还一直在叫她姐姐。她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赢得患者的普遍赞誉,她所在的骨科护理部也连续几年被评为旗帜科室。2008年她荣升为洛南县医院总护士长。
那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她主动请缨参加了赴灾区救护队,在废墟中抢救伤员,在震区的9天时间里,她每天工作10余小时,行程三千余公里,深入1市3县18个村,参与手术6起,看病疗伤88人次。面对余震和疫情的危险,她觉得这是让心灵得到洗礼的最好时刻。果然,灾区归来后,同事和患者从李淑鸣身上看到了她对工作更敬业,对患者护理更细心周到。
(记者 方由朝 通讯员 程 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