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立体推进师范生教学技能发展

2011-12-27 09:27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什么是教学技能?所谓“教学”是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谓“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所以,“教学技能”就是指教师掌握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技巧与能力。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不仅适合小学、中学,也适合大学,因为无论什么教育,其终极 目 标 都 是 培 养“人”。 那么从这个角度理解,“新课程标准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问题应该是讨论师范生的“知识与能力”问题,即三维目标中的第一个层次。实际上这是培养教师教学层面的一个具体操作的技艺问题。“教学层面具体操作技艺”的培养离不开师范生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从师范生培养的三维目标来看,这就是指对师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是培养专家型、学者型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否则“教学技能”的培养就变成了培养优秀的教书匠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培养一个熟练工人的问题。

操作层面的技艺是由操作者的观念(包括主观意识、价值取向、专业理论)来决定的,即操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高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不能仅仅从教学技能本身去探讨,而应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去推进,才能做到“形散神聚”,既有“教学技能”的灵活多样,又有教育教学终极价值——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不懈追求。

一、“点”是指价值取向、主观意志和专业理论

高校师范生的价值取向、主观意志和专业理论是决定其以后成为什么样的教师的关键。而“价值取向、主观意志和专业理论”的养成,是由师范生自身的内在需求和高校自身的办学宗旨、学校文化两个大的方面来决定。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说过:“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的名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学生成才为出发点。”学校应该以“培养出让自己尊敬的学生而骄傲”。大学的最高目标是培养追求真理的学生,如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与光明”。高等师范院校一定要站在培养国家未来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去审视自己的办学手段和办学行为,不能盲目地追求学校的“大而全”,分散精力和资源去创办非师范专业,而应集中精力培养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师范生。今天在校师范生的价值取向、主观意志和专业理论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公民的素质,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引导师范生能够“独立其精神,自由其思想”,具有批判、开拓和进取的意志品质。在这样的意志品质和价值取向的推动下,再去研习学科专业理论将会更加豁然开朗。

二、“线”是指在学科专业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科内在精髓和外在线索的把握以及对学科体系重建的能力

高校师范生平时的学校培养和自我学习不仅仅是具体知识点的学习和解析,更应该在学科理论的基础上,用学科理性思维深度思考学科线索和学科体系,并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重新构建学科体系和结构。高等师范院校的课堂教学和平时的教学管理应该是宽松和自由的,高等师范院校老师上课应该以批判性教学和点拨式教学为主,引领学生思维“曲径通幽”,增强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力和深度思考力,引领学生在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科的批判思维,对专业内容、专业思想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初步形成自己对学科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在引导学生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修养方面应制订出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指导学生读书、自学、写心得和反思,鼓励学生写专业文章。师范生有了深厚的专业功底、学科思维和批判精神,在中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对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和运用就会游刃有余。

三、“面”不仅指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而且知识面广阔,同时还具有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各种技能和良好素养

扎实的专业素养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各种教学技能和素养的形成又是上好课的必备条件。高等师范院校要从师范生刚进校就开始制订出师范生四年一贯制的成长规划,有目的地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推动师范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在对高校师范生“点”和“线”培养规划的同时,要注重知识面的广度和宽度,关注师范生素养的不断提高。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培养其作为教师应该具有的各种技能和素养;大学三年级和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应该注重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并进行课堂教学模拟训练。

课堂教学模拟训练对于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非常重要,不仅要有师范院校的教材教法老师指导,更要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教师来具体指点。课堂教学模拟训练可分为到中学听课、学着备课和编写教学设计、模拟上课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师范生都要细心琢磨、体会,注意备课的思路和思维方式、导课方法和教材处理、材料运用和提问角度,并写出心得。

没有对“点”、“线”、“面”的钻研,教学技能再高明,也都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学科是有灵魂的,即学科精神;教育是有灵魂的,即人的求真精神;课堂是有灵魂的,即课堂教学主题。因此,“教学技能”的培养一定要做到“形散神聚”。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叶德季)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冬季的取暖费和饲料费超出预算咋办

    2011-12-24 21:46阅读

    汉中城区50%以上的交通事故报案都不够立案条件

    2011-12-20 17:21阅读

    聚焦天然气慌:暂未根本缓解 争取日供增30万㎡

    2011-12-15 09:47阅读

    《陕西人物年鉴》隆重推出 收录涵盖2010年及以前共两万余人

    2011-12-08 11:10阅读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慰问我省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王振治

    2011-11-29 19:39阅读

    命案起风波 普法破迷信

    2011-11-21 19:40阅读

    西安一周天气预报(2011年11月7日~2011年11月13日)

    2011-11-07 09:32阅读

    映象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