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续推动推动西安经济稳健发展
当前,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动西安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世园会后续效应将进一步加速西安经济转型,西咸新区建设对西安做大经济总量和加快转型有重大意义。总体来看,2012年西安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上升的增长态势,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但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将会好于去年: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增长,预计2012年西安经济增速将保持在13%左右;投资保持高位增长,2012年西安市房地产、基础设施等投资将更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幅预计在26%左右。投资结构也更加合理,第二和第三产业投资基本实现均衡增长,第二产业较第三产业略快;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成效更加明显,预计2012年西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突破2000亿元,增速达20%以上;工业经济稳步发展,预计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速在18%左右,对GDP贡献率加大。
(一)加快实施产业升级战略,提升经济整体活力
改造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实现技术创新,发挥产业的集群效应,是西安加快实施产业升级战略,提升经济整体活力的必经之路。具体可采取的措施包括:第一,整合现有产业,实现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第二,引导企业实现技术进步和投入替代。通过财政专项补助、政策性贴息、以奖代补、税式支出等形式对电力、化工、钢铁等高耗能企业的技术改造给予支持;加大对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推广的税收优惠、财政补助、融资支持等鼓励政策。第三,加快产业集聚,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培育壮大区域经济板块,明确各类开发区的定位,整合资源,实行错位发展,避免资源浪费。第四,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法律、会计服务、房地产中介、综合技术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扩大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打造不同等级的文化产业聚集区,进而提升西安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
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放宽投资准入限制,创新投资方式,鼓励民间投资者和外商投资者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控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能源、化工、机械等基础产业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好、用活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注重政策的开放度和稳定度,使投资者形成稳定的预期,进行长期投资;切实进行机构改革,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局面,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投资积极性,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会氛围,吸引广大投资者。针对目前投资结构存在的偏差,西安应加大对第一产业投入,以稳固其基础地位,第二产业投资要保持适度增长,重点加大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科技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于第三产业要有效增大投资比重,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度化。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深化统筹城乡改革
首先,把加快区县产业园区发展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的重要切入点。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产业优势集聚、经营理念先进的现代农业基地,并通过培育一批竞争优势明显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改善县域投资环境,加强以道路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邮电通信等为重点的项目建设,牢固树立以项目争投资,以投资促发展的观念。再次,积极吸引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和私营企业逐步向小城镇集聚,形成产业规模,加强城镇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加快县城城镇化建设。最后,不断提升和优化西安各县域产业结构,着力扶持培育一批科技型、外向型、能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工业企业。
(四)加快各大开发区的整合与创新
一方面,应解决好开发新区与所在区域各级政府的利益关系,促进二者之间形成合力,逐步解决开发新区范围内行政管理权与经济管理权脱钩的问题,增加开发新区对规划区域的社会管理职能,使开发新区不仅成为西安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要明确不同开发新区的发展策略和工作重点。当前各开发新区之间产业结构雷同问题严重,使得有限的产业分散在不同的区域,无法集聚形成集群式发展。建议进一步明晰各开发区的产业功能定位,加强各区域合作共建,同时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建议开展开发区综合效益绩效考核。对高陵县、蓝田县、户县、阎良区等区县所在的开发区进行倾斜式发展,以开发区的加快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五)放大世园后续效应,带动西安开发区全面提升
放大世园后续效应,首先要将世园园区及浐灞生态区打造为西安外向型高端服务业集聚中心以及汉唐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都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等,统筹谋划东部新区的建设问题。其次,将世园会举办过程中的大量管理经验,例如河流治理经验、志愿者组织管理经验、营销推广经验等进行总结提炼,为西安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者提供借鉴。再次,结合创意产业和园区的比较优势,围绕西安山水休闲、城市博物馆、园林园艺、旅游商品和设备研发等方面进行创意设计和产业促进。最后,重点打造绿色产业为园区产业发展模式,其中观光产业和花卉产业等应给予政策支持,将“绿色引领时尚”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融入西安城市建设之中。
(六)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战略高地
经济外向度低是制约西安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应进一步推进西安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招商引资,扩大外贸出口,加强外经合作,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全力营造开放型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各种招商平台和欧亚论坛、西洽会等平台作用,加强对外交流,拓展合作空间,努力营造有利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和良好氛围,加快把西安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步伐。(西安日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