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中国所有文化的根基都在农村——访诗人周公度(2)

2012-10-29 10:16  陕西农村报  字号:T|T

诗歌是国家的荣耀

记者:您是怎么看待古体诗歌和现代新诗的?

周公度:现代诗的写作难度、方式都高于古体诗,现代诗更复杂,更丰富,现代人的内心也往往比古人更丰富一些。而古体诗有一个外在的形式,像个模子一样,写的时候往里套就可以。

记者:您能浅谈一下古诗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联吗?

周公度: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历史没有一个是从小说开始的,都是从诗歌开始的,所以说诗是一个国家的荣耀,如果是小说那就太可悲了。

陕西的秦文化,留下的东西非常的少。但是像《古诗源》里有一些古歌谣,这些谣曲是以陕西、山西、甘肃这一带为中心的民谣,这些民谣是极短的,反而这些东西成了我们陕西文化的根,它具有极大的穿透力,因为它简单。

就像唐诗给人的整体印象是雍容的。比如穿一件衬衣就足够了,他还要穿件貂皮。这对中国文化的伤害也是很大的,到元曲就更不用说了,元曲是比较粗略的,中国文化里再也没有比元曲更糟糕的文体了,我们不是不喜欢粗俗的东西,我们喜欢的是那种粗粝感,它有进取精神,非常稳健。一般要谈诗,就要和当时的国力相结合,如果不结合的话纯粹就诗谈诗,是谈不出什么新东西来的。

记者:您近作《中国新诗二十四论》自面世以来,在各界尤其是诗歌评论界都引起不小的反响,您能谈谈这部作品吗?

周公度:《二十四论》最开始是我做诗歌杂志时写的卷首语,评论界的人比较看好,开始是想怎么把它系统的写一写,文章写得比较短。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没有拿中国本土文化来评论中国本土诗歌的标准和观点,评论界认为这种观点是落伍的,但诗歌的观点不存在时尚与否,观点只有一个——就是简单。

《二十四论》谈的比较广一点,我主要谈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把诗歌当成中国文化的一个制高点,因为事实也是如此。只是到了这五十年,诗歌才没有成为中国的中心,甚至在民国的时候它还是文化的中心,因为新文化运动就是从诗歌开始的,在当时的每一个诗人的地位也都比较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第七届陕西“十大孝子”:十个儿女和一张值班表

2012-10-25 15:11阅读

咸阳作家杜剑散文集《渭水情思》在京获“一等图书奖”奖

2012-10-16 18:14阅读

论“好声音”与“好生意”

2012-09-30 23:08阅读

未央区隆重举行陕西省暨西安市2012年全国科普日科普示范活动

2012-09-16 12:58阅读

马蜂蜇伤居民 岚皋消防队员消除隐患

2012-08-30 10:51阅读

空调是家中PM2.5污染源? 专家:清洗散热片能杀菌

2012-08-12 11:30阅读

省长赵正永调研西安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并听取有关意见

2012-07-23 11:5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