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有关“肉夹馍”的往事

2013-10-15 14:52  陕西党校报  字号:T|T

在西安乃至陕西吃过或知道肉夹馍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因为这是一种既方便又实惠又好吃的普通的食品。套用西方对食品的分类称呼肉夹馍应该是中国快餐。

外酥脆,肉肥嫩的樊家肉夹馍应该是吃家心中的正宗。近十多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这种食品具有的物美价廉,方便快捷等特点,肉夹馍已成为普通百姓吃饭时的首选。匆匆忙忙地打工一族爱吃,心情悠闲的中老年人也津津乐道。吃着香气扑鼻、肥油欲滴的肉夹馍已不是男人的专利,讲究瘦身追求美容的女士也加入了品赏肉夹馍的行列。由于肉夹馍的吃家与日俱增,非正宗的肉夹馍也应运而生,什么“王魁”肉夹馍,什么“张记”肉夹馍等等,不一而足。窃以为,不论是谁家的肉夹馍,也不管你的招牌亮不亮,制作时只要下料足,煮肉讲究,又善待上帝,你的肉夹馍就好吃。因为肉夹馍毕竟不是科技含量很高的项目,它的制作主要是靠祖传的经验和调料的搭配。

大雁塔北广场现在是众人皆知的休闲娱乐之地,因为那里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你曾记否?在北广场修建之前,这里的一条不长的街道却商家云集,游人如织,好不热闹。这里曾经有几家卖肉夹馍的小店扎堆经营,樊家肉夹馍店也位于其中。樊家肉夹馍与其它几家不同的是十分重视自己的宣传工作。在该店光亮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樊家肉夹馍创始人头戴帽子,身穿长袍马褂的大幅照片和考究确凿的文字说明,以示正宗,樊家老店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樊家的后代也经营有道,在此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许多远道而来游大雁塔的游客在饱览了大雁塔内外的旖旎风光之后,都慕名到樊家肉夹馍店品尝外酥脆肉肥嫩的肉夹馍,整日食客盈门。据说北京有一位姓郭的吃家,在此大吃了肉夹馍之后,临走时还带了十多个热腾腾香喷喷的肉夹馍,乘机回北京。也让其亲戚朋友尝一尝老陕百年老店的快餐—西安肉夹馍。

上世纪六十年代,西安的街头肉夹馍小店还不多见,我的高中三年是在位于大湘子庙街西安市五中渡过的。记得在我们学校的东侧,即是大湘子庙街东口,就有一家一间门面的肉夹馍小店。我每日上学下学都从店门口经过,看见店门口的一个玻璃橱窗内,在一个直径一尺多的搪瓷盘子里盛着一块半圆形的腊汁肉,膘肥肉嫩,色味香俱佳,十分诱人。卖肉的是一个中年男人,他头戴白帽,腰缠白围裙,为人和气,生意做的很活,因而吃家终日盈门。在该店吃肉夹馍还免费供应酽茶。边吃肉夹馍边喝酽茶,别有一番风味,真是十分惬意,好似神仙过的日子。

我们学校当时还有一位姓袁名玄昭的语文课老师,也是位肉夹馍的老吃家。他的早餐大部是吃肉夹馍,喝酽茶。也许因为他经常吃的缘故,营养丰富,精神很好。讲起语文课来声情并茂,颇受同学欢迎。记得有一次他讲法国大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因对小说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及艺术表现手法讲的头头是道,合情合理,受到学校领导和师生们的好评,旁听他语文课的外校老师络绎不绝。袁老师平常衣着讲究,冬天穿一身呢子中山装,在外边套一件质的很好的毛呢大衣,再加上他留着向后梳的分头,满面红光,身体魁梧,走起路来酷似毛泽东,故学生们戏称他“毛主席”老师。袁老师曾出席了全省的群英大会,介绍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当他载誉归来时,学生们问袁老师为什么精神焕发,他却幽默的说:“这都是吃肉夹馍喝酽茶的缘故。”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长安区第五中学向学生收取军训费

    2013-10-15 13:10阅读

    10月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18场招聘会

    2013-10-10 16:16阅读

    宝鸡文玩核桃玩疯了

    2013-10-09 10:53阅读

    这个中秋您“回家看看”了吗?

    2013-09-27 23:19阅读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部署新学期党建工作

    2013-09-24 16:24阅读

    西安理工大学深夜起火 爆料称楼宅已50高龄

    2013-09-17 16:25阅读

    西安地铁一号线公交换乘大全

    2013-09-15 11:04阅读